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腊月廿八·把面发 过年的面食准备好了吗?|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2022-01-30 09:20:06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腊月廿八,打糕蒸馍贴花花。”1月30日,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农历的腊月廿八,而今年的除夕之夜是腊月廿九。这意味着,还有不到一天,就可以享用热气腾腾、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了。但在除夕夜之前,在腊月廿八这一日,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得完成,那就是——发面。

要知道,在社会生产力不足的旧时,远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容易坏,于是农历腊月廿八这天就要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且按照旧俗,过年间忌蒸、炒、炸等炊事。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均属不吉。所以,要在年前蒸够全家过年所食的馒头。

花饽饽(图源网络)

而看似“平平无奇”的蒸馒头,在旧时百姓的眼中也大有一番讲究。以前,家家户户在这天蒸的馒头,有的地方也叫“隔年饭”,取来年发财、蒸蒸日上的好彩头。有家里手巧的主妇,还会在馒头最顶上点个圆圆的红点儿,取鸿运当头之意。特别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北方地区,饽饽、馒头等面食,被玩出了花样。有把饽饽捏成生肖模样的,也有充满吉祥寓意的福字饽饽,精致又美观,简直就是艺术品。

此外,在部分地区还有“二十八,蒸馍炸疙瘩”的说法。意思是从农历廿八到除夕的上午,都可以是食品“过油”的时间,比如炸豆腐、炸丸子(肉丸、豆腐丸、菜丸等)、炸酥肉等,这就是所谓的“炸疙瘩”。总而言之,这段时间过年的气氛浓厚,旧时家中的妇女都是围着锅灶转,为的是过一个吉利的大年。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人往往少食馒头。但在这一日,也会选个好彩头的吃食,那就是年糕。因年谐音“粘”,糕谐音“高”,寓意团团圆圆、步步高升。在事事都要讨个吉利的新年期间,吃年糕也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

关键词: 腊月 面食 准备好了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Copyright @ 2011-2020 labs.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AI网 版权所有
邮箱投稿:553 138 779@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