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无围墙”的博物馆 如何“流动”到更多人身边?| 文化观察_今日观点 2023-04-22 14:09:52  来源:封面新闻

看宇宙星河、探地底矿产、历山河美好、体验人类古老文明智慧……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文化的建设发展,各类博物馆引得大家流连忘返。走!博物馆看展去,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休闲娱乐的新方式。

而受到文博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偏远地区享受不到博物馆提供的文化服务。在此背景下,一个“无边界”“无围墙”的博物馆应运而生,那就是——流动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不同,流动博物馆突破了固定空间和实地建筑物的模式,让那些受地域、资源限制的人同样能够享受知识、文化带来的乐趣。

研讨会现场


(相关资料图)

4月21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四川博物院举行,来自全国6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社会企业的9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畅谈移动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和未来,更畅想其如何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中,惠及更多的人群。

真正的流动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如果没有乡村,没有基层,没有学校,我们这个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不大。”在研讨会上,广东省博物馆专职副书记吴武林这样说。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移动博物馆,其成立的初衷就是解决省内文博资源不平衡问题。“粤东、粤西等地经济较为落后,因此博物馆的条件也十分不好,所以我们向他们倾斜,为当地的博物馆、学校、社区等提供展览,提升展览水平。”

广东省博物馆专职副书记吴武林

经过不断地发展,广东省博物馆从初期面向省内开始走向全国,利用广东地缘优势,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博物馆”等活动,为省外的地区提供文博服务。此前,广东省博物馆联合林芝地区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将流动展览送进林芝市各中小学校,同时举办了“云游粤博”活动。

“慢慢改变思路让文博资源流动起来,从原本面向广东到面向全国,打破地理上的阻碍,成为‘文博界的流动平台’。”吴武林这样说道。迄今为止,广东省博物馆向基层博物馆策划近150个展览,累计推出展览475个,巡展超过1500小时。

无独有偶,2009年,四川博物院在统计后发现,彼时全省的博物馆只有112家,为了让广大人民都能享受文化服务。于是,四川博物院特地开设“大篷车”将馆内的各种元素运往偏远的山区、农村,向最基层的公众进行博物馆文化服务。

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周莉娟

据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周莉娟介绍到,近两年,四川博物院移动博物馆从厢式货车变为了变形金刚;从较为简易的文物展板提升到了带有黑科技的悬浮成像。“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技术,把不能带出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介绍方式呈现。”

数字赋能 满足特殊人群心中的“诗与远方”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在长安城内灯火阑珊下,八人乐团如春天般恣意纵情地狂欢。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常年处于无声的环境中,唯有通过视觉和触觉去了解浩如烟海的文物和历史。为了让他们更好、更直观地领会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内容,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鑫介绍“博物观展·润物无声”文化资源,用动画的形式结合手语表达,为听障观众解开文物奥秘,让他们也可以沉浸式的体验文化,加深他们对于文物特征、历史故事的印象和认识。

在研讨会中,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安小蓓也登台,以“真情传播万里行”为题,分享到该馆为更多特殊孩子送去文博资源的场景。据安小蓓介绍,青岛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手持铜镜、古代钱币、文房四宝等资料级文物,来到青岛市中心聋校,让同学们零距离触摸文物,打破了长期以来文物陈列于展柜“只能看不能摸”的惯例。

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安小蓓

“我们为大家带去了馆藏文物,让大家零距离接触,感受历史文物。”同学们在触摸后脸上流露出兴奋又惊讶的表情,让安小蓓印象深刻。“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也很开心,也坚定了我们未来的目标。”她表示,让流动的博物馆资源真正在地理间互相流动起来,让乡村和特殊群体不出自己的城市,也能感受到不同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魅力,于无声处走进课堂,让更多人知来处、惜当下、探未来。

如何让博物馆“流动”到更广阔的地域之中,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文博资源的丰富多彩?这也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议题。而经过来自全国各地文博人的共同努力,他们从山到海,步履不停,穿行成百上千公里的奔波,更是将“文化佳肴”送到群众身边的不断尝试。

(本文图片来自四川博物院)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