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重启后的演艺行业有哪些新常态? “轻量级”成制作新趋势 2020-06-22 16:06:51  来源:上观新闻

6月17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到重启后的上海大剧院观看了上海芭蕾舞团《天鹅湖》。20日,他在“科学与文艺,携手共对疫情新常态”研讨会上说,每一个演出停止以后,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每一部电影停掉以后,都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被打折。一个电影演员、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剧演员最绚烂的青春也就十年,停工一年就意味着10%的艺术人生打了折扣。“我们其实都希望你们快点回到自己的赛场和自己的剧场。”

这个6月,刚刚复苏的上海演艺市场充满变化。一位观众刚抢到一场演出票,过了几天又接到延期的消息。一位停工已久的演员,忽然间收到纷至沓来的演出邀约。剧场大幕已经拉开,但在防疫要求下,目前上座率仍限制在30%。出于安全、成本、效果的种种考虑,演还是不演?如何演?都是难题。

上座率从30%到50%,再到100%,需要多长时间?没人能说得清。等待不是解决之道,有创意的艺术家、有担当的剧场管理者正在逆势而为。他们主动适应创作、制作、演出、传播的“新常态”,危中寻机。当然,特殊时期,演出行业最大的“新常态”就是变化——一切都充满变数。这要求他们必须随机应变,做出“最坏的打算”和“最积极的准备”。

“轻量级”成制作新趋势

6月14日,全球著名的古典音乐网站medici.tv上线了莫扎特歌剧《唐·乔万尼》,由英国指挥家丹尼尔·哈丁执棒,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及合唱团演绎。这是疫情中的全新制作,演唱阵容挺豪华,但舞台十分简约:花花公子唐·乔万尼穿的衣服,好像是从演员自己衣橱里拿出来的。没有华丽的舞美,舞台四周陈设大大小小的屏幕,或放映事先录制的视频,或投射演员的实时表演。

无独有偶,在上海,另一个版本的《唐·乔 万尼》正在制作中。这个版本由上海歌剧院和澳大利亚歌剧院联合制作,包含线上线下两个版本。线上版在上海歌剧院典雅的小洋楼实景拍摄,线下剧场版舞美风格简约,服装也省了,因为唐·乔万尼在剧中摇身一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摇滚歌手。

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制作投入大、耗时长。一部“重量级”的《图兰朵》,往往要投入数百万元,但上海歌剧院的《唐·乔万尼》,成本只有十分之一。过去一个多月,指挥家、上海 歌剧院院长许忠,导演康斯坦丁·科斯蒂联手中外艺术家“云合作”,促成了这部疫情下的独特作品,下个月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30%上座率的限制下,‘轻量级’将成为疫情中歌剧制作的‘新常态’,因此歌剧制作会更多采用简约的音乐会版或‘半舞台’版形式。但‘轻量级’不意味着降低艺术标准,我们相信这版《唐·乔万尼》不会让观众失望,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艺术家越是要去创造,在有限的条件下激发出新的灵感。”许忠说。

许忠认为,《唐·乔万尼》的制作模式,将成为一段时间内经典歌剧制作的“新常态”。一方面坚持与国际一流机构“云合作”,保证水准;一方面控制好成本,渡过难关。《唐·乔万尼》之后,上海歌剧院还计划用类似模式制作《费加罗的婚礼》《乡村骑士》《丑角》等经典。“轻量级”的制作,也让未来国内外的巡演更加方便可行。

上海歌剧院演员与海外语言指导“云排练” 上海歌剧院提供

全球规模最大的演出机构“太阳马戏”在疫情中陷入破产危机,裁员95%,高昂的演出成本和单一的盈利模式让这个娱乐“帝国”不堪一击。在当下环境中,演出机构需要具备“风险意识”,在演出市场恢复期的创作和演出中,更多地思考,如何用最少的东西表现最多的内涵。除了歌剧,其他行当也涌现了不少“轻量级”制作。“小而美”的音乐剧、室内乐演出、现代舞表演都在复苏。

30%上座率限制,对不少剧目来说,是越演越亏。许多剧场主动策划,引导一些原本计划在小剧场演出的“轻量级”项目置换到大剧场。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止损”,但在置换场地前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灯光舞美的辅助,让小剧目适应大剧场,避免造成“水土不服”,损失观演体验。

当然,“轻量级”的制作,有一天也有可能变成“重量级”,发展的眼光十分重要。未来,当剧场上座率恢复如常时,可以追加投入,升级制作,实现新的创意。百老汇许多音乐剧的制作模式就是如此,不求一步登天,而是在漫长的周期中,由小到大,一步一步孵化成长。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不断接受观众检验,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线下+线上成观演新方式

疫情中,音乐家谭盾完成了作品《武汉十二锣》的创作,先后演了两场,一场线下,一场线上。有意思的是,两场演出大不相同。2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全球首演时,海外疫情还未蔓延,谭盾指挥大乐队在台上表演,台下坐着1800名观众。首演后,谭盾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他最大的心愿是盼疫情早日平息,带着《武汉十二锣》回家。两个月后,武汉解封,谭盾在上海直播了这部作品。彼时,国内剧场暂未开放,演出现场没有一位观众,但吸引了7000万人在线观赏。

这是一场真正的云上交响,表演者加在一起只有10来个,却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保加利亚、法国、韩国、挪威等不同国度,他们于武汉、上海、纽约三地,通过5G技术在线联袂演奏。环形舞台上只有“十二锣”中的六面锣,另外六面在“云”端,透过舞台上的屏幕呈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创意?谭盾说:“限制恰恰是创作的源泉。”排练时,音乐家们被隔离在不同地方,只好“这里弄个手机,那里弄个网络,这里弄个录像,那里用个实况”。本是无奈之举,反而成就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

随着剧场逐步恢复营业,“线下”“线上”同步,成了观演“新常态”。谭盾即将参演的上海夏季音乐节,计划今年所有演出全部“上线”。夏季音乐节主办方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疫情中我们演了太多‘云’音乐会,当6月13日,上交重新与观众见面时,音乐总监余隆指挥乐团奏出第一个音符,我和许多观众都感觉眼泪要掉下来:线下高质量的聆听是不可替代的!但30%上座率限制下,能有线下体验的观众太少了,线上直播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上海交响乐团直播四重奏音乐会 蒋迪雯 摄

虽是线上线下同步,但周平认为,线上演出不能仅仅把线下内容原封不动“搬”上去,因为看直播的观众不可能像在剧场内一样,注意力不受干扰,需要通过“增量”和“互动”,让观众留得住。6月13日那场音乐会的直播,就在曲目间隙增加了旁白,介绍作品背景。“我们设想,未来在直播中可以跳出各种信息,观众一边听音乐一边长知识。比如演出结束后,演奏家可以直播带货,卖‘贝多芬’T恤、‘莫扎特’马克杯等文创周边,让观众买买买,这种形式我们已经有过尝试。”

夏季音乐节艺术教育品牌,也都从“线下”走到“线上”,玩起新花样,融入新概念。往年,学生节日乐队每年都会线下报名,现场甄选,最终组成一支乐队共同排练,登台演出。今年,学生们将在网络上参与“海选”,通过网络投票“晋级”,他们还可以自己组队,进行“云合奏”。“这样一来,参与的人数更多了,而且全球学生都可以来,有助于提升音乐节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同样是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的追求。《唐·乔万尼》线上版本在7月制作完成后,计划在澳大利亚歌剧院、BBC卡迪夫国际声乐大赛及其他海外艺术机构歌剧频道播出。许忠说:“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平台上聚集了大量歌剧迷,面向他们播出,将弥补疫情中暂时无法赴海外巡演的缺憾,让世界看到上海正在做什么。”

户外舞台成演艺新空间

音乐人罗威一直有个梦想:举办一场“邂逅日落”户外音乐会。观众在草坪上坐着或躺着,吹着风看着日落听他弹钢琴。他可以从傍晚弹到夜里,然后大家各自散去。而这个梦想即将在7月实现,“罗威的治愈小馆”将在宝山智慧湾开幕,他将在那里举行一场草坪祈福音乐会。过去几年,罗威写了200多首“钢琴随笔”,其中超过150首是写给上海的“情书”。这些曲子最短的只有两分钟,最长的也不过5分多钟。赶上互联网音频自媒体的浪潮,全网收听数亿次。

2018年上海进博会期间,罗威创作了一曲《外滩 漫步》,外滩第一次响起属于自己的主题音乐,让漫步其中的人流连忘返。在那以后,罗威就一直希望能把音乐会开到城市不同角落——如果能在外滩、在浙江路桥上开音乐会,演奏跟这些地标有关的曲子,那该多好?

疫情新常态下的演出行业复苏,从空间上看,户外演出越来越多。5月30日,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首先登场,上海歌剧院、上海爱乐乐团接连献演,与等待已久的观众相见。上海的街头艺人,如今也已纷纷复工。一年一度的“表演艺术新天地”已经拉开帷幕,街头表演丰富多彩。7月的夏季音乐节,也将继续在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开户外音乐会。

除了已有的户外演出品牌,一些剧场和演艺机构也在积极开拓户外“新空间”。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宣布,将在7月正式开放户外舞台,在主剧场之外探索多元的演艺空间。演出将利用绿地资源,打造周末户外休闲音乐节的概念。在双休日傍晚场和晚场,举行音乐剧演员双人音乐会、音乐剧版音乐会、戏剧体验和时尚跨界活动。文化广场还将户外舞台开放给各大演出机构和个人,目前,报名者十分踊跃,作品经过甄选后上演,将丰富户外舞台演出内容。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户外舞台即将开启

疫情中,脱口秀演员走上伦敦街头表演,德国一家戏剧表演团体开始在停车场演出,观众可以开着车过来,一家人坐在汽车里欣赏一部戏剧作品,就像去汽车电影院一样。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疫情之下,缓解公众对于聚集性密闭空间的顾虑,户外舞台或将成为中间缓冲带。”

6月20日,张文宏在“科学与文艺,携手共对疫情新常态”研讨会上听说编剧罗怀臻准备将演出搬到室外的想法,并不赞同。张文宏认为,艺术的类型有很多,有的适合室外,有的适合室内。因次,单纯把剧场内的演出搬到户外,并不可取。

费元洪希望打造的户外演出空间,更是一个生活休闲空间。这里有适合于户外舞台的演出,比如不需要复杂舞美的小型音乐会。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还打算把乌镇戏剧节的户外演出项目请来,比如很受欢迎的高跷木偶,与观众互动。此外,文化广场还在招商,希望能在户外空间形成“市集”,让观众看演出的同时还能买买买,满足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

夏天正是户外演出的好时节,但也易受梅雨、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充满不确定性。罗威的“邂逅日落”音乐会,原本计划6月进行,因为天气原因被迫延期到7月。因此,户外演出很有必要做好预案。每年的夏季音乐节,主办方都会为户外舞台的观众备好雨披和防蚊产品,如遇大雨、台风,则第一时间发布演出取消通知。

费元洪说:“目前,户外演出没有30%上座率的明确限制,但这不意味着演出方可以在防疫方面有所松懈。设计好观众席的间隔,避免人群聚集,做好实名制登记和场地消毒等,都十分必要。此外,户外演出不只是热闹,应当找准定位,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节目内容,在艺术品质上把好关,才能真正吸引观众。”

专家把脉:

林宏鸣 上海大歌剧院运营筹备组组长、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云场景的智慧剧院是未来方向

上观新闻:演艺行业复苏,更重要的是外部刺激,还是自身蜕变?

林宏鸣:优胜劣汰、涅槃重生的案例在演艺市场并不鲜见。但在灾难面前,的确需要着眼于未来,给予演艺机构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和实际帮助。

3月下旬,德国政府推出的价值500亿欧元的一揽子针对该国艺术家和文化企业的援助计划,受到广泛关注。但我更关注的是德国文化部长莫妮卡·格鲁特斯在一份声明当中说的这么一句话:“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去为未来创造美好的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不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我们置身于现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

渡过疫情难关、走向演艺春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自身转变和升华。人类正面临一场全球危机。艺术,应该为时代、为未来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上观新闻:疫情中,我们通过网络听到了伊朗的洗手曲,看到了法国的口罩舞,感叹于意大利的阳台音乐会。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正在变得更加紧密吗?

林宏鸣:疫情中,艺术教育发生了从辅助角色到基础作用的转变。我的一位长居美国的朋友,夫妇俩加两个儿子,趁疫情宅家的机会,天天排练四重奏,不亦乐乎。

演艺行业的未来要做强、做大,需要承担起学校还不那么重视的艺术教育的重担。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一是从丰富但并不连贯的艺术讲座、艺术活动中,精心策划和安排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二是更加注重艺术教育的有效性,针对现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上观新闻:云技术会重塑演艺行业吗?

林宏鸣:云传播在改变演艺新趋势,云课堂在重新定义演艺新空间,云剧场成为演艺新景象,云技术在重塑演艺新格局。面对演艺未来的各种“云”可能,我们不能“陶醉”于网络流量的表象,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受众从线上“云观”到线下体验的转换,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段和目的的本质区别。

演艺机构不妨在平台建设、渠道拓展、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在线互动等各方面多做些探索和努力,在激活受众观演需求过程中,把握好垂直深耕与水平扩充之间的关系。高等院校也可创造条件为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拍摄、编程、剪辑、特效等方面内容的讲座甚至课程。

上观新闻:剧场的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林宏鸣:很多人在忙于眼前的工作,不少人在忧心未来的前途。其实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今天我们做什么、怎么做才有未来。演出最大的魅力在于现场感和互动性。作为演艺市场平台和中枢的剧院,单一的演出功能已经难以满足演艺的发展和民众的需求。以城市文化客厅的发展导向,着眼于新理念、新定位、新功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体验,结合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通过时时在线连接多媒体、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末端动态感应等高科技终端,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智慧连接和资源共享。能够实现云场景的智慧剧院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吴桐)

关键词: 演艺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