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航拍下的老城厢又是怎样的?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另一种质感 2021-01-11 09:37:37  来源:解放日报

近代,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生长的上海,演化为几重空间,形成了中心城区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如果以航拍影像建立模型的方式,还原这些具有魅力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否能挖掘出它们的另一种质感?

不同风格景观融合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曾说,一座城市在同一个空间中会遭遇不同的时代,我们可以在这座城市中看到一段沉淀在趣味和文化形态中的历史,这既是一座可以被观看的城市,也是一座可以被阅读的城市。

上海,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这些风貌区,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留下的景观。如南京西路风貌区内,有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华业公寓,西班牙城堡风格,在当时是这片街区最高的建筑。还有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友好大厦(即上海展览中心),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刷新了天际线。而现在我们再看南京西路风貌区,天际线早已被众多现代的摩天大楼突破。再比如山阴路风貌区的航拍视角下,有成片集中的独立式花园洋房,也有新式里弄;新华路风貌区以成片、低密度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为主。

上海有一条弯曲的小马路——延庆路,深秋时但见风吹黄叶,萧萧而下。那时的情景,用王小波的小说《三十而立》中的文字描述最为贴切:“落叶……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而延庆路所在的衡复风貌区,航拍视角下遍植梧桐,环绕房屋,以另一种姿态再现了。

在此基础上,能否还原更加完整的街区?拍摄大量照片,导入软件,生成密集点云、网格和纹理,最后生成正射影像与三维模型,可以看见不同的融合。陕西南路地铁站一带,是衡复风貌区的商业中心,高楼集中,道路呈放射状;茂名南路上的峻岭公寓,昔日上海公寓之巅,如今看来依旧气势不凡;复兴中路的克莱门公寓,由五幢完全相同的公寓楼组成,呈梅花状排列,气派典雅;旁边的黑石公寓,在百年前更是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好的公寓”。

金宇澄在《繁花》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当年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中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园。”呈现的就是这样的街区吧。

老城厢的不同面孔

航拍下的老城厢又是怎样的?这也是最具上海特征的街区。

老城厢城景航拍画面的背景是现代乃至于“后现代”的摩天高楼,它们抽离了地域性,而前景是密密麻麻的小楼,是江南本土、明清至近代风格的历史街区,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画面中间是一个小戏台(老城厢艺苑),我们可以想象,吃了晚饭,街坊邻里到戏台看看戏,中秋的时候一起赏月,这样的氛围很不错。

什么是“老城厢”?城墙包围的地方是“城”,城墙之外的是“厢”。在清代,上海县城和苏州府城类似,有着完整的水陆双棋盘格局,城墙之外有护城河,城内河浜纵横,现在的方浜中路、复兴东路、乔家路等当时都是河浜。近代,上海经历了拆城填河,原有的城墙与河浜成了中华路和民国路(现人民路)。城外的“厢”,江边的十六铺是上海著名的码头,现在已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城”所在的街区,已经整体划为历史文化风貌区,不过老城厢仍然在走向消逝。豫园和城隍庙我们都很熟悉,这是上海老城厢最重要的地标,也是最热闹的场所,而与它近在咫尺的,则是最空寂的王医马弄,现在是一个停车场。

老城厢是上海市井烟火气最浓郁的街区。通过里弄的名字能够感受些许:可爱里、火腿弄、鸳鸯弄、天灯弄、花草弄、药局弄、也是园弄……走在这片街区,经常可看到爷叔阿姨们买鸡鸭、嘎山河,鸽子在屋顶鸽笼里扑腾,猫咪在屋檐上走猫步。

或许有的时候老城厢会给人一种破败的印象,但实际上它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比如,梦花街,名字很好听,让人联想到“梦笔生花”,它是文庙北边的一条小路,晚上街坊邻里走街串巷,很有烟火气息。再比如虹桥弄,在复兴东路的南侧,弯弯的小弄堂,房顶上还有漂亮的露台,保留了一个眺望空间,家人、朋友们可以在露台上喝下午茶、晒太阳、聊天、看景。当然,也有一些这样的街区,比如孔家弄、金家坊、翁家弄,看起来萧条破败,居民基本上都已迁走。

从老城厢风貌区外围来看,金陵东路是一条非常有特色的马路,它是上海唯一具有岭南骑楼风格的马路。在寿宁路,我们能看到居民楼的后方是上海中心大厦。走到河南南路和延安东路的交叉口,看到这样的景象:无声驶过的汽车,层叠的道路与建筑,感受到一种“彷徨”。

多样性是城市的本质

对城市而言,山海格局、地标建筑形成了它的秩序性空间;而对居民而言,这些也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场所。

再来看看国外一些城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曾是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的国都,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到这座城市。伊斯坦布尔地跨欧亚两大洲,被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金角湾划分为三大区域。在金角湾北侧,有座建于14世纪的石塔——加拉太塔,在塔顶能看到南岸整个老城区(即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建设,实现了新、旧城的空间分离。以独立大街为主干道的近代街区,建在加拉太塔以北,与老城南北对望,在街道肌理上保持了连贯性。而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如马斯拉克商务区,则布局在老城以北10公里外的海峡西岸。1986年,伊斯坦布尔老城区作为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曾说:“人作为一个个体,他认识世界,就是从调动各个感官去感知环境开始的。通过调动所有感官,人们才形成了空间与地方的概念。”可见,从小在街区长大,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还有通过与街坊邻里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搭建,就会对这个街区,进而对城市、家乡产生一种依恋。

而土耳其的另一座小城番红花城——一座依然生活着的世界遗产城市,在老城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可以给中国很多老城区提供一个范本。人们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破损的旧屋按照传统风格修复,进而引入现代设施提升内部功能,继续居住或者改造成餐厅与民宿,保护了老城的街巷肌理、传统建筑,留住居民的日常烟火气。

政府、非政府组织、高校、商家与居民,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建设。土耳其政府宣布番红花城为国家城市与自然保护地,市政府对保护区及登记建筑物进行必要的保护干预。同时,区域保护理事会实施了保护规划,制定了保护与恢复的标准与细则,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试图实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番红花城还设有一所建筑学院和一所职业学校,专门致力于建筑修复工作,为市政当局在保护领域提供技术支持,非政府组织和高等院校为提高番红花城居民的公众意识也做出了贡献。

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本质。她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而产生多样性需要满足四个条件:首要功能相混合,街区要短小,保留一定数量老建筑,具有一定的密度。

城市,之所以迷人,并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街道上所体现的城市风貌与个性,在于它的特色与底蕴。城市需要“特征性场所”,其“特征”既是景观的特征,也是人文的特征。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有温度,弄堂里坊有烟火气息,沿街店铺没有统一店招,这样的城市最有魅力。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