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主打线上 沪上“建筑可阅读”全面向数字化转型 2021-02-04 10:18:05  来源:文汇报

开放历史建筑1037处,为2458处老建筑设置了二维码……这是上海自2018年启动“建筑可阅读”工作以来交出的成绩单。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沪上“建筑可阅读”如何再上新台阶?3日,上海对外发布了《2021年“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包括“五个民”数字体验和“五个一”服务体系。从这份计划中可以看到,申城将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方式,推动“建筑可阅读”工作从“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到全新的“数字转型”3.0版。这标志着,本市全面开启“建筑可阅读”数字化时代。

主打线上,提升“建筑可阅读”广度

上海素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探寻上海的 “魅力”和 “活力”,建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窗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和品格。

“阅读建筑不仅是阅读一栋一栋的建筑,更是阅读我们的城市、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当中的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如是说。近年来,沪上持续加大老建筑的开放力度,改变“牌子好挂门难进”的状况;为许多老建筑挂铭牌、二维码,并在二维码内容中增设英文介绍、VR体验等服务功能,市民游客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建筑的年代、风格等都能一目了然。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做些什么?上海给出的探索是:着力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以此次发布的十大行动计划中的“五个民”活动为例,将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各类数字新媒体合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让更多人享受到“人民城市”发展成果。

其中,“全民评”和美团合作,征集市民游客的意见、建议;“全民讲”和蜻蜓FM合作,邀请市民游客讲述上海建筑故事;“全民拍”和腾讯合作,征集上海建筑摄影作品;“全民游”和小红书合作,征集更多上海建筑微旅行线路攻略;“全民创”和抖音、大隐书局合作,邀请大家一起设计建筑相关伴手礼。

“以前以线下为主,参与活动的人数有限,现在主打线上,人数不受限制,也不会造成人员聚集,还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透露,抓住数字文旅机遇,未来,上海还将与数字媒体合作开发小程序,在网上建立“建筑可阅读”统一的入口,以移动互联网产品整合地理空间上的分散旅游吸引物,让人们一站式了解上海有哪些历史建筑,近期有什么相关活动,打破地域限制,足不出户阅读建筑。

调动五官,多维度“阅读”经典建筑

如果说,活动搬到线上提升的是“建筑可阅读”的广度,那阅读的深度又该如何推进?除了用眼睛看,建筑阅读还有哪些维度?针对此,《2021年“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将推出一份“套餐”,挑选部分经典建筑开展“一楼一‘套餐’”试点工作,即每处建筑配有一张邮票、一套明信片、一本书、一部纪录片、一支讲解和研究队伍等,从价值阐释、历史研究、宣传推广、讲解导览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阅读”经典建筑。

事实上,在这方面,申城部分历史建筑已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武康大楼为例,这幢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网红建筑,不仅出版了主题图书,录制可以扫码聆听的建筑故事,制作可以体验建筑物内景的VR;还开发了一系列文创周边,包括咖啡、饼干、漫步音乐随笔,甚至能感知到该大楼清晨和日落的香氛等,引导人们调动五官体味历史建筑的魅力。未来,武康大楼还将推出数字艺术服务屏和主题邮局等,不断扩展建筑文化的外延。

除了推出“套餐”,“五个一”服务体系还包括:成立一个联盟,出台一套服务质量标准,搭建一个文创市集平台,建立一支人才队伍等,意在把“建筑可阅读”打造成城市金名片,让文化赋能高品质生活。

关键词: 建筑可阅读 数字化转型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