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2025年1月11日 周六
首页 > 文化 >
乡镇里的电影院 乡村文艺人的诗与远方 2021-03-26 15:59:13  来源:四川日报

3月22日傍晚时分,宜宾市高县庆岭镇文武社区绿意欲滴。村民冯永正从地里掐了一些嫩菜回家做饭,匆匆吃下后就来到文体广场。每天这个时候,她都会和村民聚在这里跳坝坝舞,或是排练节庆节目。冯永正是社区的文艺骨干,还是“幸福里”婚庆演艺公司的创始人,“挽起裤腿,下田干活;拉下裤腿,文艺创业”是她乡村文艺人生的写照。

在文武社区,还有不少像冯永正这样的乡村文艺人,他们根植乡土,用艺术滋润着本地村民的同时,也出走乡野,向外推荐乡村艺事。而在距庆岭镇文武社区30公里外的珙县上罗镇,则有一群回归乡村的青年人,他们以电影文化综合体,丰富着乡村文化生活——两类人的人生,交织在这片诗意土地上,使乡野文化拔节生长。

A

乡镇里的电影院

从泸州的乡镇到宜宾的乡镇,缘分“电影”牵。2018年,宜宾市映三江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林和同事拍摄的电影《最后一公里》,2019年获得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讲述的是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故事。

作为出生于泸州乡村的电影人,向林心里一直有个结,那就是如何让更多的村民能在影院观影,而这个心结源起于他与珙县上罗镇村民的一次交流。

上罗镇地处珙县中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僰人悬棺”距此地17公里,这里山高坡陡,曾是国家乌蒙山深度贫困地区。当地村民告诉向林,看一场电影可谓“奢侈”,往往要乘车到50多公里外的珙县县城,来回要花上3个甚至4个小时。这让从乡村成长、走出,兜兜转转又回归乡村的向林十分感慨。

为了让村民在本乡本土的电影院看上电影,向林算过一笔账,建一个可供300人观影的乡村电影院,需要3万左右的消费者基数才可维持开支,而上罗镇刚好具备这个人数基础,如果能吸引底洞镇等周边乡村的人前来消费,电影院的生存当无问题。“建一座乡村影院!”向林的这个想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就此,他从电影拍摄者,迅速变成影院运营者。

“上罗镇要修电影院了!”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众所期盼。向林记得,在影院外观建好后,不少路人就开始打听开业时间。2020年9月18日,影院正式对外运营,上罗镇终于有了史上第一个电影院,这个影院有3个3D同步数字影厅,可以满足233人同时观影。作为宜宾市和中影集团联合打造的首个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乡镇影院综合体项目,这个电影院还是中宣部授权中影以建设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农村试点示范乡镇影院。

开业第一周,上新的影片尽管只有不到5部,却吸引了500多人涌进影院。唐华丽是一位电影爱好者,曾在这里一天看了3场电影。今年正月初三,她带着母亲走进了影院。坐在柔软的座椅上,母亲好奇打望着周边,低声告诉她“是比坐在乡坝头看舒服。”

今年春节期间,影院基本天天爆满。向林说,“正月初一到初三的电影票,过年前两天就被抢购一空。春节假期7天时间,3000多人来影院观影,票房收入破10万。”

乡村电影院一炮打响后,向林又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乡村影院扎根乡野,建设起来的影院如何生存发展?如何为乡村提供更多元、持续的服务?

向林认识到,乡村影院并不仅是城市影院的“缩小版”,而应该有自己的内容。为此,他们尝试用“电影+N”融合赋能。在影院,除了标准化的三个影厅外,他们还用一层楼的面积打造了“党建引领主题教育空间”“乡村振兴众创空间”“妇儿之家陪伴空间”“休闲锻炼健身空间”“职工之家文娱空间”等多功能文化综合体。

上罗镇党委书记李泽东说,针对上罗镇的地方情况,他们还做了更多尝试,探索“政府+企业+群团”的合作模式。比如目前,他们正忙着和电商平台商讨合作,以“电影+电商”的模式,准备将上罗镇的特色农产品在电影院展示,并实现顾客扫码购买。同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较多的实际情况开设妇儿之家陪伴空间,开设公益放映服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开展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游乐陪伴等公益活动。今年2月7日,“大手牵小手·暖心云团年”宜宾珙县上罗2021春节文化关爱特别直播行动就通过这块电影屏发挥着作用。当天,上罗镇的留守儿童郭梦欣、郭梦雅等20位小朋友在这里与长期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进行了视频通话,云上过生。

B

一台“村晚”走出五个文化老板

和外来植入不同,在高县庆岭镇文武社区,广袤田野上还自发长出一批冒着乡野气息的文化艺事。3月22日,从宜宾市区驱车一小时,记者来到高县庆岭镇文武村。来沙路边,民居依山散落,300亩荷花池里,已经有嫩绿的莲叶往外冒。顺着“大”字形的小路走到里处,便是文武社区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67岁的何钦为和文武社区的支部书记兼主任何模花正商讨着今年的文化活动。请春酒、荷花节,哪些村民可以参与,哪些节目要提档升级……

何钦为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艺家族”,一家人吹拉弹唱,样样拿手。2008年,他发起文武社区(当时的文武村)第一届“村晚”,全家总动员,弄出包括歌曲、舞蹈、小品等20个节目。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届“村晚”吸引了5000余人参与。其中,自己儿媳妇根据当年奥运会热门歌曲《北京欢迎你》改编的《文武欢迎你》,用热曲加上家乡事的搭配,成为村里的爆款歌曲。看到身边的人也能上台秀才艺,不少村民觉得自己也可以试一试。

从2008年举办至今,加入进来的农民越来越多,随着土地流转,有了闲暇时间的农民也更愿意参加进来,精品节目不断涌现。比如自编自导自演歌舞情景剧《看家风选婆家》就获得宜宾市首届幸福美丽乡村农民文艺汇演金奖。

“黄沙坡、干坡坡,十年九旱穷窝窝;两座山,一条槽,一天三顿吃红苕……”曾经的庆岭是穷山村,在一台“村晚”的带动下,悄然发生着改变。火热的“村晚”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商机。“最闹热的时候,观众不仅把村里三个停车场停满,文体广场前的来沙路的车也停了有一公里长。”村民胡利说。村级文艺宣传队、坝坝舞队等文艺团体也应运而生。如今,村民有文艺人员100余人,也就是说,每20个村民里,就有1个文艺积极分子,还有5家文化演艺公司也冒了出来,5个创始人都是“村晚”里的活跃人物。

70后冯永正是在2013年创办了乡里第一个演艺公司,这家幸福里婚庆演艺公司,专门承接文艺演出等活动。“第一次登上‘村晚’舞台时,我五音不全,跳起舞来不仅踩不准节奏,还同手同脚,闹了不少笑话。”冯永正说,不过,这次“村晚”“触电”后,点燃了自己对文艺的热情。2013年,她索性让爱好变成事业。如今,通过一届届“村晚”,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擅长“歌舞主持”的多面手。

乡村文艺人的进取人生,融入乡村振兴的远方和诗。插秧、收麦,在地里,何东和祖辈一样,是干农活的好手。由于常年活跃在“村晚”,何东也顺势成立起东和传媒有限公司,凭着自己的川剧变脸绝活,他还带着团队走出乡村,走出国门,前往泰国表演。

声音

乡村文艺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乡村文艺人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传统农民素质提升提供了新视角。”在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何格看来,村里的文艺人,因为身份的多样性、收入的多元化,有人增收致了富,有人充实了精神世界,他们的生活发生着新变化。不仅如此,像向林这种,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中来,揭示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玩转”农业的人才门槛在以后也会逐步提高。

从广义来看,乡村传统文化既包括物质形式的乡村传统民居、服饰、饮食等,也包括非物质形式的乡村传统工艺、传统习俗、传统节日等。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郭晓鸣很早就关注乡村文化振兴。在他看来,文武社区的乡村文艺人让人们看见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萌芽,代表着农业从产品供给到多元功能拓展的一个方向。“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我们长期关注农业的产品功能,即增加收入主要是靠农产品生产、销售。实际上,在乡村振兴的发展浪潮中,农村的景观、教育、文化等功能都会形成新的产业延伸。”这些农民所开展的乡村文化创业,就是新产业的延伸,他们植根于传统文化,既重视本地乡村文化挖掘,也开拓着农村文化产业内涵。

“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是农民。当伴随着大量青壮年进城,由乡到城的非均衡人口流动趋势仍在发展,由此造成农村‘空心化’问题不断加剧,导致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才‘断层’矛盾日益突出。”郭晓鸣说,“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除了需要靠外来人才植入,这种开拓性培育本地人才,对于弥补这方面的人才‘断层’很重要。毕竟农民和农村社区是乡村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和利益主体,发展型传承保护的核心就是对农民和社区赋权赋能,使其能够在政府、社会组织、外部专家的帮助下,成长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利益主体和发展主体,而乡村文艺人刚好满足这些点。”

关键词: 文艺人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