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让文化传统生长拥有当代土壤 是时候谈谈大众需要怎样的文物出圈了 2021-04-08 11:22:42  来源:文汇报

在业界颇具权威的“博物馆头条”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2021年第一季全国热搜博物馆榜单,河南博物院成为领跑样本之一。2月中旬以来,以唐俑为核心灵感的舞蹈《唐宫夜宴》及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的火热出圈,直接将河南博物院送上热搜——连续一个多月,百度相关搜索是以往单日搜索量的3至5倍。并且,线上热搜对于线下参观的带动实实在在——这些天,前往河南博物院的游客络绎不绝。

最近一段时间,由文物出圈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例不止于此。盲盒将考古发掘融入“拆盒”过程,一度卖断货;纪录片让古画“开口”,以情景喜剧做出“脑洞大开”的解读;凭借对于文物最美角度的捕捉,有位摄影博主吸引粉丝近400万……

事实上,文物破圈而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现象。但与此前一些出格做法频频引发争议不同,这一波出圈不仅为外行提供了热闹,也让看门道的内行不吝点赞。究其原因,在笔者看来,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领悟到了什么样的出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对于“让文物活起来”,出圈并非终极目标,找到以文物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青年文化热点的契合之处,让其辐射出深远的现实意义,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文物出圈本身在今天并不难做到。层出不穷的新兴技术,打开了极为辽阔的创新空间,如以声光电交响出“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体验,以交互设计实现互动分享踏准“链式传播”规律,以数字化定制推送“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都大有可能为古老的文物赋予新活力,大大丰富文物的创意内涵、表现形式等。

然而,技术+传统文化的生硬拼装,有时带来的仅仅是令人尖叫的感官刺激,一种新套路——文物以这样的方式出圈,显然并不符合大众的期待,有时反倒弱化了内容本身的感染力。那些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的嫁接,更将损害艺术、文物的品格。

最近一段时间引发关注的众多活化文物的创新方式,正是贡献了多姿多彩的新文化样态。

“高能”的技术,能够成为将想象照进现实的“行动力”,但真正为这种文物“活”起来注入灵魂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例如,把文物当成一个历经沧桑却依然活在当下的人,可谓爆款文博综艺《国家宝藏》的核心创意,融合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舞美技术,都是为了将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说得更出彩,以现代科技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也有不少文物“活”起来的样本其实较少运用新兴技术,创意可能以一种更为内敛的方式呈现,但定有其新颖的表达:在博主“动脉影”的“网红”文物照片中,是丰富细节予人的想象;在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考古盲盒”中,是将体验整个考古挖掘过程的神秘感、满足感与盲盒结合的巧思;在小制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是贴近物、贴近人的微观视角。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核本身就具有穿透次元壁的能量,找准连通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创意切口,完全可能引爆流量。而百姓大众真正需要的文物“活”起来,是“有趣且有料”的。在乐趣中学习、在求知中获得更多精神享受的这种方式,对于帮助年轻人养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获得更多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甚至主动投身到传播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尤其具有关键意义。

而能够企及此等现实意义的创新,显然是高质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拥有纵向开掘带来的深度。

一方面,这需要找寻每一件文物独一无二之处。

文物凝结的内涵是非标准化的,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艺术技艺、价值理念等。对于文物个性化内涵的揣摩力度、研究深度、揭示程度,能够促使针对它的活化产生经得起回味的丰富层次,其中既包括本体承载的丰富信息,也包括对其精气神的生发与延展,以及对于当下的连通与启示。

这样一种活化思路所产生的魔力,在网红博主历时八年走遍200多个海内外博物馆拍下的逾50万张文物照片中有迹可循。在他的镜头下,文物之美绝非千篇一律,像是娓娓道来独属于自己的故事。例如,拍摄故宫博物院里的清代《胤禛十二美人图》,聚焦的是画中仕女倚在木色桌案上的一只纤纤玉手,传递出对于雅致生活的无尽遐想;定格大同市博物馆里的一只博山炉,借助展厅的灯光,特写文物宛如云雾缭绕仙山的上半部分,呈现出仙山浮在漫天星斗之下的意境。

行至第三季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更是凭借因文物而不断刷新的表达方式,实现豆瓣评分在“峰值”逐季上升(三季评分分别为9.4分、9.5分、9.5分),给了业内颇多借鉴。例如《立狮宝花纹锦》一集“全程高能”,摒弃旁白,以科技感满满的现代“编程”思维诠释“大唐新样”,而织锦在古代原本就是技术含量颇高的品类;《兰亭集序》一集则以简胜繁,仅用大数据算法一笔一画动态模拟书法创作过程,却能让人全程代入,充分感受到书写中的丰沛情绪。

当足够了解每一件文物时,对于调动什么样的方式说一个符合其气质的故事,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路将渐渐清晰。

另一方面,这需要以敬畏之心对待“让文物活起来”这件事。

有时候,先以真诚来探索,创意的灵光或将水到渠成。已成数字文博产品标杆的 “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一年间,以人工智能、虚拟漫游、5G、云计算、交互技术、移动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等“黑科技”不断刷新用户体验,迄今访问量近3000万人次,支撑它的“硬核”内容,事实上是历时30年仍在继续的“数字敦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高科技手段,让敦煌文物抵过时光磨砺永久保存。这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工程,竟然是用绣花针般的功夫来实践的。仅莫高窟61窟西壁长13.4米、高5.8米的一幅壁画,就用了4821张高解析度数位影像图来拼接。时至今日,“数字敦煌”仍在与时间赛跑,双赢却已被看到——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的保护,由敦煌洞窟压力的减轻而得以实现;敦煌文化的利用空间也由此得到拓展,不单如今活跃在“掌”中的“云游敦煌”,引发年轻人兴趣的原创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敦煌》、近年来频频热展于全球各地的敦煌数字展,可以说都得益于此。

即便有了天马行空的创意,这种创意的实现,其实也离不开与细节较劲的工匠精神。已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的互动叙事类手游《绘真·妙笔千山》,是对于故宫馆藏青山绿水长卷《千里江山图》的一次当代“转译”。其每一帧都俨然壁纸,都难以分辨是游戏页面还是原件。这样的创意在国内游戏创作上鲜有见闻,赢得赞叹背后,是“百分百复刻”原画为游戏奠定的视觉基调,以及严谨基于传统国画意蕴的创造性转化,最终将中国风背后积淀的审美理念淬炼于游戏的“形”之中。例如,在环境设置方面,大到屋舍村落、桥梁渡口,小到山石、水纹,都能在画中找到出处;而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则多方位嵌入收集物品、环境交互、破解谜题、推进剧情等各路玩法中。

走过上下五千年的泱泱中华,深藏着难以计数的文物艺术品,俨然一座开掘不完的宝库。将它们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变得时尚、有趣起来,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度之后,最终我们需要唤醒的,是“物”与“人”之间鲜活的情感联系。这将成为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的一块磁石,让文化传统生长拥有当代土壤,也让年轻人拥有更具底蕴的精神原乡。

关键词: 文物出圈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