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PPP模式:文化、旅游十九居其二 2021-04-13 10:19: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石家庄之北,正定古城以南,华北地区辽阔的天空下流淌着滹沱河:这个季节,河面宽广,春水溶溶,水鸟随波浪起伏、飞起落下,水岸有精心规划的步道,一侧临水,一侧种植了芦苇等植物,有风吹来时苇荡轻舞,一派北方难得一见的秀美与壮美兼具的水景。站在岸边,打开地图App,会发现这一片水岸是当地的文旅网红打卡地“滹沱花海”,也是石家庄的城市“后花园”。

从黄沙漫漫的河道到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滹沱美景,一定程度上得益于PPP模式——2015年,财政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撬动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包括交通、环保、生态环境治理、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项目建设,改变了滹沱河面貌的水域生态修复工程一期采取的就是这一模式。

而随着PPP模式的推广,文化、旅游项目对其的意义日益凸显:一方面,文化、旅游领域自身的PPP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交通、环保、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PPP项目建成,正如滹沱河水域生态修复工程一样,其建成后的运维等又都“落脚”文化、旅游——文化、旅游项目之于PPP模式的“双重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PPP模式:文化、旅游十九居其二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与私人之间,基于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发点,达成特许权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伙伴合作关系。在我国,这一模式大约于2015年后开始大面积推广,其着眼点在于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高使用效益。

目前,我国PPP模式涉及19个一级行业,包括交通、环保、城镇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其中,文化和旅游都位居一级行业之列。自推广以来,PPP模式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014年至2020年10月,全国PPP综合信息累计入库项目9870个、投资额15.2万亿元;截至2020年10月,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文化和旅游行业入库数量为527个(文化201个、旅游326个),投资额61370亿元(文化19170亿元、旅游42200亿元)。

业内人士一般认为,相较于其他领域,文化、旅游都属于幸福产业,具有更强的消费属性,因此在文化、旅游领域推广PPP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旅游项目,特别是与提供公共服务相关的文化、旅游项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事业单位或者地方国企运营的,一般而言缺乏竞争,PPP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领域原来的投资和运营模式,使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对记者表示,“这种鲶鱼效应会促发整个行业在投融资体制、运营体制和资源配置上的变革和逐步完善。同时,PPP项目引入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和专业化运作模式,会对行业产生示范和辐射效应,由点及面,对行业的转型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曾参与PPP项目运营的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洪炉钢也认为:“文化、旅游项目采用PPP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让专业的运营方来运营,运营效率低等弊端得到了很大的规避,对社会资本方的运营绩效考核,真正体现了运营方的专业能力和建管一体化的优势,除了运营效率提高,在运营成本控制上也能充分体现规模和专业优势。”

而着眼于未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PPP模式依然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对记者表示:“PPP模式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会大有作为。首先,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生产性保护与开发方面亟待PPP的参与和作为,比如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各地区的重要大遗址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商业街区开发等;再有,也是更有潜力的,文化和旅游‘新基建’是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以及自能化开发应用,需要的资金规模巨大,而文化旅游大数据资产化、产业化乃至金融化的潜力巨大,是一个非常适合PPP的重大战略性文旅蓝海。”

双重效应助力文旅发展

“共建成17个停车场、4200个车位、1426个垃圾桶,24个配有移动卫生间和移动小卖部的一级驿站、14个配有移动卫生间的二级驿站,新建足球场3个、篮球场28个、网球场17个。自开放以来,日均接待游客1500人次,去年清明节期间共计接待游客9.3万人次、国庆期间接待游客69.7万人次。”谈起滹沱河生态治理后的沿河旅游发展,负责生态治理工程的负责人说起旅游相关数据也是如数家珍。

这正是文化、旅游助力PPP模式其他领域项目运维的生动写照:虽然文化、旅游项目在PPP模式中占比并不大,但大量的交通、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在建成后进行运维时的落脚点都是文化、旅游。仍以滹沱河项目为例,滹沱河位于正定之南,而旅游业已是正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0年1月至11月,正定县共接待游客989.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5.98亿元,古城风貌、文化文物特色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这种区位条件下,滹沱河生态治理工程除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外,将文化、旅游作为项目建成后进行运维的落脚点顺理成章。据介绍,滹沱河生态治理工程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历史文化的融入和支持带动沿河旅游发展,目前从西向东已形成了云龙公园、拾迹公园、叠翠山公园、明曦湖公园、映秀山公园、奥体公园和星野公园七大主题公园,打造了“一河、一湿地、两湖、四堰、三十二节点”的生态景观格局。如今,万亩“滹沱花海”、喷泉水秀、河湖广场(我爱石家庄)都已成为知名“打卡地”,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外,文旅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显现。

这绝非个案,事实上,有大量的交通、生态、城镇改造等PPP项目落脚于文化、旅游,这使得文化、旅游在PPP模式中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单纯的项目数和投资额占比反映出来的份额,而是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对此,周兰萍认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文化、旅游项目和交通、城建等传统领域的项目相互关联,有时甚至无法分割。有很多交通、城建项目就是为文化、旅游类项目配套实施的,而很多文化、旅游类项目本身就包含了基础设施配套等类似城建项目的建设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近年来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量运用,使得城乡在基础设施水平、交通状况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得到了迅速提升,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记者 曲晓燕)

关键词: PPP模式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