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拆还是留?该如何拆、如何留? 2021-05-18 10:10:25  来源:文汇报

绍兴利用减法恢复古城,利用加法重塑古城,建名人馆、博物馆等还原历史人文经典,利用乘法赋能古城,串点连线成片,让古城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了保护古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一座塑像拔地而起,一位清瘦矍铄的老人目光炯炯地眺望远方,高大、蜿蜒、曲折向上的“藤”衬托其身后,浑然天成……最近,徐渭故居青藤书屋、青藤广场、徐渭艺术馆及周边综合保护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这是徐渭故乡绍兴向这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的500周年诞辰献上的一份大礼。

要知道,去年3月,这里还是一座废弃厂房,周围居民住在拥挤不堪、生活极为不便的“棚户区”。如何在保护古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中一举三得?绍兴人以神奇的画笔、苦干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保护利用之路,被业界誉为“绍兴模式”。

做好“加减法”,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获得感

历经2500多年,绍兴历史文脉绵延至今。一代代越国儿女为华夏文明贡献了大禹文化、阳明文化、书法文化、黄酒文化等璀璨瑰宝。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曾经的历代名人故居逐渐湮没在居民区,年久失修,且改建、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生活在内的居民生活极为不便。是拆还是留?该如何拆、如何留?

穿过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幽静、古朴的小巷,一片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白墙黛瓦建筑群——“青藤书屋”映入眼帘。“青藤书屋占地460平方米,坐西朝东,三开间,分前后两室。虽历经400多年历史,但方池、石栏、题刻、青藤、楹联,徐渭亲笔所题‘一尘不到’匾,陈洪绶书写的‘青藤书屋’匾,都保存了下来。”绍兴市文旅集团工作人员说。

书屋周边大多是一两层的传统民居,不少居民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家中连抽水马桶也没有,生活质量较差。“我们的做法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介绍,首先减少周围居民的人口密度,原青藤书屋周围有480户居民,经过拆迁补偿异地安置120户居民,这样就有了做“加法”的空间。随后,对民居进行整修和外立面美化,同时整修道路、飞线入地、排污纳管、水电表入户,加大居民的生活配套改建。在“加”“减”之间,既美化了景区周边环境,又改变了居民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在文旅发展中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在打造景区同时改造民居,让民居和景区融为一体

古城保护,钱从哪里来?空间哪里有?古城如何活?“2019年绍兴设立了古城保护基金,从越城、柯桥、上虞三区的土地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这意味着保护基金一年可达10亿元左右,为古城保护利用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得天独厚的历史名城优势也吸引了国家开发银行关注,为我们提供了首批88亿元的古城更新专项贷款。”绍兴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王越晟说,“钱有了,下一步就是把古城‘让’出来,使古城‘静’下来。”

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并实施《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围绕条例唱好“双城记”,政府有序将政府机构、教育、医疗等单位迁移至新区,引导古城年轻居民到新城生活,同时启动征地拆迁等把古城人口密度降下来,古城就有了发展空间。

古城开发保护要把“乡愁”保留下来,在打造景区的同时改造民居,让民居和景区融为一体,同时引入适当的商业入驻,带动附近的人气来提高群众收入。“利用减法恢复古城,利用加法重塑古城,建名人馆、博物馆等还原历史人文经典,利用乘法赋能古城,串点连线成片,让古城焕发新的生命力。”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表示,把古城保护好、利用好,是绍兴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绍兴这座城市,不论走到哪,文化都不能丢。

关键词: 古城 绍兴模式 越国 大禹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