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中国茶都”浙江杭州迎来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2021-05-25 15:59:05  来源:浙江日报

“茶和世界 共享发展”。这个5月,有着“中国茶都”美誉的浙江杭州迎来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产业多分布在南方山区,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茶产业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奋斗史。本届国际茶博会汇聚各主产省茶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以一个个翻天覆地的发展故事来折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成就。为此,本届茶博会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国茶成就馆。从展示形式看,国茶成就馆通过展板、展品和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现建党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从展示内容看,国茶成就馆主要展示茶产业发展历程、茶科技创新成果、茶文化传承演变以及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从展示效果看,国茶成就馆展示各地纪念建党100周年的茶产品,集中展示我国茶树新品种、茶叶多元化利用产品、茶叶加工流程模型、小型加工机械设备等茶产业发展历史相关的各类展品。

在浙江省,茶产业一直是重要特色产业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产业列为历史经典产业。

近些年来,浙江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的要求,大力推进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业品牌化,对茶产业进行深度开发,初步构建起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旅游和茶文化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2020年,浙江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产值分别达20.5万公顷、19.1万吨、238.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茶叶总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15.6万吨、235.5亿元,茶叶年出口量达到14.6万吨,出口额4.47亿美元,均居全国第一,尤其是绿茶,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到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茶产业不仅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改善生活品质的民生产业,也是建设生态农业的绿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产业。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可以说,发展茶产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茶博会的成功举办,对浙江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产业绿色发展,提升了茶叶品质品牌;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了茶产业内生动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上,浙江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借助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东风”,充分发挥浙江茶产业资源丰富、技术领先、人才集聚、市场聚焦、文化活跃等优势,持续强品牌、兴产业、扬文化、拓功能,促进浙江从茶叶大省迈向茶叶强省,把茶产业这张“重要窗口”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概而言之,有这么4个关键词:

科技支撑。一杯好茶,既有来自好山好水的先天优势,也离不开生产、加工的后天优势。浙江在这方面有基础、有条件。浙江省进一步健全茶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强化茶产业技术团队建设、“三农六方”合作,实施茶品种选育科技专项,推进茶叶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生产,提升茶加工水平,全面实现茶叶生产条件改善、茶叶品质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建立一批茶机农艺融合示范区、示范点。推进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增点扩面提质,计划到2025年,实现占全省茶园总面积70%以上的茶园生态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明显提升。

品牌引领。品牌是产品的灵魂,是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的保障。浙江省重点做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企业品牌,提升一批产品品牌,形成“浙茶”品牌矩阵。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茶叶龙头企业,探索建立“浙茶利益共同体”。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组织开展各类茶事和茶叶品牌推介活动,大力宣传浙江茶叶品牌。

数字赋能。全面推广茶叶生产数字技术应用,建设一批茶叶数字化生产基地,一体化推进智慧茶园、智慧茶厂和智慧茶市建设,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品控等全环节大数据应用于一体的智慧茶业全产业链,为全国茶产业转型提升贡献浙江数字力量。

平台升级。继续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充分建设好、运用好这一国际茶叶展销平台。深化“两进两回”行动,构建农创客发展等平台,培育茶叶创业创新人才。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农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做大做强茶叶产地市场和服务平台,夯实“千家万户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服务平台。

关键词: 茶博会 亮浙茶 浙江杭州 中国茶都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