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市集”有余而“创意”不足,创意市集承担多种社会功能 2021-05-28 14:28: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当许多人还对“什么是创意市集”懵懵懂懂的时候,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任职的小亓已经是创意市集的老玩家了。小亓喜欢旅游,不论在校读书还是毕业后繁忙的加班生活中,但凡有空,小亓就喜欢国内国外到处跑“放空”自己,而逛创意市集、跳蚤市场,淘一些便宜有趣的小玩意儿,是他的“规定动作”。

创意市集最初兴起于国外,在中国落地生根后,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当创意市集在大小城市遍地开花,所谓“个性创意”却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寻常操作”。创意市集究竟包含着多少创意、在文化产业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创意市集承担多种社会功能

2004年,在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台湾学生王怡颖整理伦敦东区集市Spitalfields Market、Up Market的有关资料,选取其中16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的作品和谈话,出版了一个小册子。当时英国对这些新奇前卫、个性鲜明的作品和交易场所尚无统一名称,王怡颖便以“创意市集”一词作为书名,进而流传开来。

创意市集起初是艺术家、设计师自发组织聚集起来,融业界交流、品牌推广、产品交易于一体的自由市集,带有明显的专业沙龙性质。在欧洲许多城市,创意市集已成为城市魅力的一部分,既是富于个性的街头时尚的发源地,也是众多才华横溢的原创艺术家与设计师的事业起点,为创意产业提供源头活水。

在中国,从最早将创意市集付诸实践的I-Mart,到如今几乎成为城市标配的各类创意市集,除了为个性、创意提供展示交易平台,还承担着更加丰富的社会功能。北京的潘家园就举办过后备箱市集、儿童淘宝市集等,旨在促进百姓手工制品、闲置物品的流动,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沟通能力等。国内许多城市纷纷举办非遗主题市集,既推广非遗文化,又拉动当地消费。而对于在许多大型商场内开展的创意市集,其吸引客流、宣传造势的功能则更加突出。

创意滑坡影响消费体验

创意市集的含“创”量滑坡,不仅让坚持原创的设计师感到无奈,也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和购买欲。

小亓说,念书的时候他满世界跑,不仅能在创意市集上感受到跟严谨的理工科校风大不相同的个性氛围,还常常能碰到些有趣的小玩意儿,这些东西通常未必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是有个性、有想法,价格也不贵,把玩一下就很想买走。而这种感受和购买冲动,近些年少了很多。“我逛过很多地方所谓的创意市集,其实那就是庙会、二手市场,还有的直接就设在旅游景点,基本等于旅游纪念品商店,卖的东西到淘宝上一搜索,到处都是。”小亓说,“把批量生产的大路货叫‘创意’,这个行为本身倒是有点创意。”

有关专家也对上述情况表示担心。学者王伟芳称,近年来,创意市集往往仅被当作创造热闹氛围的工具,使创意市集的“创意”这一区别于普通市集的重要特征被湮灭。这可能会误导公众对创意内涵的理解,久之会降低民众的参与热情,影响创意市集自身的持续发展,损害文化产业的“群众基础”。

“群众基础”之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郭玉川认为,在政府推动下,中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只有这些还不够,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归根结底取决于民间创意力量的丰富和活跃程度——除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倾斜,更需要有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

“市集”有余而“创意”不足

独立设计师石头一直从事创意设计、制作,经营着自己的网店,出售自己设计的T恤衫、手机壳等。早在2006年,石头就参加过北京的创意市集。“我记得当时是在中关村附近的第三极大厦,那时候创意市集刚开始流行,人不算多,但是卖的产品真的是有创意。”石头说,“我记得当时旁边有一位摊主,卖香烟,他会现场在一根香烟上画一幅跟买主有关的画,每一根香烟都成了独一无二的,只卖几块钱。买主也不是为了买一件实用的东西拿回家用,而是认同设计师的创意,是买东西也是交朋友。”

作为音乐迷的石头还喜欢带着他的作品到音乐节现场,既享受音乐,还能顺便参与那里的创意市集。“那时候北京只有摩登天空、迷笛两个音乐节,我都会带着我的东西过去,也在那认识了不少搞设计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络。”石头说,大约从2012年前后,他就只去音乐节听音乐,不会带上自己设计的产品了。“主要是有点失望,这些年的创意市集越来越没有创意,越来越像纯粹的市集,就是卖东西而已。”耐人寻味的是,石头印象中创意市集开始“变味儿”的时间点,与创意市集大量铺开、大量见诸媒体报端的时间,基本一致。

比创意被稀释更让石头感到不舒服的是欺骗和抄袭。有一次,他到某创意市集找朋友,看到有个摊位在卖包,号称上面的图案是手工绘制的。“我是搞印刷出身,那个做工一看就是机器印上去的。”石头说,“我甚至碰到过抄袭我设计的图案,说是原创的,这有什么办法呢?”

平衡“创意”与“市集”需要不断探索

对于石头来说,创意市集的变味儿令他无奈,但仍表示理解。“一般来说,产品越有个性就越倾向于小众,原创设计、小规模生产乃至手工制作的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市场却未必大,难以追求经济效益,赚不到钱,设计甚至生活都将遇到瓶颈。”石头说。

郭玉川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激情四溢、个性十足的产品和服务,这注定不会是生产线的标准件,而是小批量产品,有些甚至是“孤本”。在讲求差异和原创性的创意市集,创意产品的小批量和独特个性是其优势,宏观地看,众多小市场则能够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而具体到设计师创意的变现,王伟芳撰文描述的“有限个性定制”可能是一个平衡个性与市场的办法,即在既有创意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微调,在消费者满意的同时,不伤害创意的性质和方向。

平衡“创意”与“市集”需要不断探索,而保护原创、守护创意激情是基础性、关键性的步骤。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悦表示,著作权是伴随作品而自然产生的权利,但不少设计师没有进行著作权登记,且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参考了已有作品或受到了他人创意的影响,使得对原创性的认定变得较为复杂。“潘家园举办的创意市集不仅对参与者的资质、产品质量等进行把关,也特别注重强调诚信经营,一旦收到市集上的产品可能存在抄袭等反馈,我们都积极配合核查,对此类现象零容忍,希望为创意设计提供健康的环境。”张悦说。

关键词: 创意市集 创意 社会功能 互联网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