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从竹棚到高科技大棚他们探索三星堆的秘密 2021-07-01 10:42:47  来源:四川日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事业,是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以及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努力餐》等大批艺术作品频频获得国内艺术创作最高奖、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引来全球注目……回首过往,四川正以更丰硕的文艺创作成果、更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巴蜀文化的繁荣兴盛,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竹棚到高科技大棚他们探索三星堆的秘密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2000平方米的考古大棚将发掘现场围得严严实实。大棚内,6座新发现祭祀坑搭建起了单独的工作舱,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展开发掘,让人恍如走进某处高科技实验室。

“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发掘的时候,我们只能搭竹棚挡雨。现在的工作条件和以前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时隔30多年,当年主持祭祀坑发掘的领队陈显丹重回三星堆发掘现场,感叹不已。

发掘条件的天壤之别,折射出考古事业的飞速发展。

1986年,广汉农民在三星堆烧砖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三星堆祭祀坑,由此开启了抢救性发掘。“然而老百姓要吃饭要生活,留给考古人的时间很紧张。”那个炎热的夏天,陈显丹和同事们一起光着膀子在坑里挥汗如雨,只为尽快把珍贵的文物提取出来。

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让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然而在考古人看来,当时发掘留下了诸多遗憾。“当年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的水平都远不如现在,象牙发掘出来以后,因为保护手段的欠缺,现在大多数都粉碎了,也没办法检测坑里是否有丝绸……”

30多年以后,陈显丹作为三星堆本轮发掘的专家顾问之一重回故地,眼前“中国气派”的考古让他不由感慨万千,“恒温恒湿的工作舱,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出土文物;考古人穿防护服,可以避免人的头发等掉进祭祀坑污染土壤……”

“神秘,是三星堆最大的特质,这是因为三星堆不仅文物造型独特,更在于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陈显丹说,在突飞猛进的科技手段帮助下,三星堆的秘密有望一一揭开。

这支州交响乐团从大凉山走到国家大剧院

“以前我觉得大凉山离我们很遥远,看到你们出色的演出,很想去那里看看,进一步了解。”6月14日正值端午节,凉山交响乐团仍坚持排练。虽然距离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专场演出已经过去一个月,副团长秦岭仍然对当时北京观众的这句反馈记忆犹新。

5月3日晚,凉山交响乐团参加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奏响民族交响音乐作品《山岗上的歌与舞》、交响套曲《温暖的群山》等。《温暖的群山》交响套曲以“群山”(凉山)为民族意象,以广为流传的音乐旋律为听觉牵引,在40分钟的时间里展现凉山的世俗风情和历史变迁。演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乐队两次返场加演《快乐的诺苏》《火塘歌谣》。

凉山交响乐团是参加这次活动的唯一一支市州交响乐队伍。演出一结束,团长唐青石因为积劳成疾的腰伤躺在了轮椅上。自2013年成立以来,唐青石带着乐团走过了8年,他从四川交响乐团团长卸任来凉山交响乐团时,只有10多个人,一个月仅演出2-3台有限曲目,如今乐团每周坚持演出,有50位乐手,正向职业化方向努力。

看演出的观众也在改变。最开始,不少人对交响乐礼仪并不了解,时有接听电话、大声寒暄。如今,大家主动遵守音乐礼仪,组建乐迷群,甚至还有小乐迷因为听了交响乐爱上音乐,考上了音乐高校。

截至目前,凉山交响乐团演出近600场次,每周一场惠民音乐会,演奏中外名曲近500首,观众超过60万人次,创作《阿惹妞》《山岗上的歌与舞》等民族交响音乐作品,实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与交响音乐的融合;担纲歌剧《彝红》《听见索玛》现场演奏乐团,实现与歌剧舞台艺术的结合。

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暖了百姓的心

6月14日晚,宜宾市珙县上罗镇,上罗影院里人头攒动。在端午小长假里,和朋友相约打卡热映影片,正渐渐成为当地人的新时尚。“以前,想看一场电影还得去50多公里外的县城!现在好了,家门口就可以看!”市民唐华丽笑着说。

2020年9月建成运营的上罗影院,是宜宾打造的首个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乡镇影院综合体项目。综合体还配有农家书屋、体育锻炼室等,供人们享受更多文化服务。

同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温度的,还有广元市文化馆开展的“有爱·无碍”文旅志愿者服务项目。

6月13日,广元市文化馆馆长陈竹仍坚守在馆里,等待前来参加活动的残障孩子。“我们将他们的绘画、非遗类作品设计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并委托公司进行销售。”陈竹介绍,“有爱·无碍”文旅志愿者服务项目始于2003年,聚焦残障青少年,通过艺术方式滋养孩子心灵,教授他们一技之长。2019年,这项美育项目蝶变升级,开始为这群孩子量身打造文创产品,并向市场销售,获得的收益全部返还给残障孩子家庭。如今,这项活动已经惠及600余名孩子。

硬件设施场馆量增质升,软性服务不断优化升级,是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发展的缩影。省文旅厅公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强化政府主导,突出财政支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服务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今,全省农村中心户及农民自办文化院坝等公共文化阵地超8万个,“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农民工文化驿站”“留守儿童文化之家”“文化茶园”“文化客栈”等新兴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不断涌现,构建了全国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幅《中国百帝图》“换”来青神“中国竹艺城”

在眉山市青神县城南,有一处占地100余亩的“中国竹艺城”。它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标志,也是国际竹藤组织指定的青神竹手工艺培训基地。提到自己亲手打造的“中国竹艺城”,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陈云华坦言道:“那是用一幅《中国百帝图》‘换’来的。”

1991年,陈云华随四川省文化馆到中国台湾参加一个民间艺术展览。在众多作品中,《中国百帝图》尤其特别,这幅长90厘米、宽26厘米的精美作品,是陈云华和妻子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制而成的。展览期间,这幅作品被一位美国商人看中,在展览的最后一天表达了购买意愿。由于语言不通,美国人直接从包里掏出计算器,让陈云华按下价格。“这幅作品花了很多心血,我当时心想,再怎么样,也要卖个4万8吧。”陈云华回忆说,于是他在计算器上按下了“48000”。美国人拿着计算器离开,过了几分钟提着一个拉链包回来了。“他把提包打开,里面都是美金,整整48000美元。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其实我们指的是人民币。”

这笔钱令陈云华又惊又喜,由此也萌生了将青神竹编做大做强的想法。回到青神,陈云华跟村主任说:“我要修一个中国竹艺城。”

3年后的1994年10月,中国竹艺城正式对外开放,随后两座竹编艺术博物馆也相继拔地而起。从事竹编艺术40多年来,陈云华改革发明了竹编核心技术6项,还申请了发明专利,获得中国竹编艺术大师、中国竹艺城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殊荣,带动周边百姓加入到竹艺产业中。

陈云华认为,竹编要不断创新,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去,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吴晓铃 李婷 边钰 邓涵予)

关键词: 三星堆 高科技大棚 竹棚 交响乐团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