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博物馆利用网络用语进行传播 要保障内容的创意和质量 2021-07-13 15:38: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原本需要当面进行的传递、沟通、交易等行为,逐渐转移到网上,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高效。与此同时,一种不完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定、有别于传统媒介的语言形式——网络用语,因其简洁、生动、新奇,在网络传播中受到网友的偏爱,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使用网络用语在新媒体台上与观众进行交流,目前也成为博物馆拉与观众距离和增强博物馆传播效果的常见手段。

博物馆利用网络用语进行传播,表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吸引力强、爆发力足。网络用语一般幽默诙谐且自带热度,在传播时更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和兴趣,适合作标题或开场白,从而引发观众对博物馆历史文化信息的关注。二是渠道通畅、传播速度快。通过网络,博物馆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通过多个自媒体台进行信息发布和传播,带有网络用语的信息新奇有趣,很容易得到舆论推手的转发,快速形成扩散传播并延长活跃时间。三是互动高、效果好。在网络用语的加持下,原本枯燥乏味、带有专业术语的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且更加贴网友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激发网友的互动积极。四是周期短、替代强。鉴于网络用语的传播周期短,一个网络热词很快就会被新词取代,因此,使用某一网络用语对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有效利用时间也相应较短。需要运营者把握好信息传播趋势,不但要在短时间内制作出相关内容,还要保障内容的创意和质量,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利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历史和文物走观众,往往能让传播工作事半功倍。例如甘肃省博物馆2019年出品的文物表情包,将馆藏文物原型与网络热词结合,使用“不如跳舞”“今天也要加油鸭”“吃瓜群众”“小拳拳捶你胸口”等热词,搭配契合对应表达的文物及动效,获得了上亿浏览量。文物通过趣味较强的形式和便捷的传播方式得到了高频推广,被观众所认识和熟悉,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吸引观众“按图索骥”到博物馆实地参观。除了博物馆独立开发使用网络用词进行传播,文博界也出现了群体的“营销”传播实例。今年3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媒体和网友们称为三星堆文物“上新”、连拆了6个“盲盒”,新浪微博上很快掀起全国文物大“比武”,各家博物馆纷纷晒出自家的“同款”文物,其中就不乏各种配有网络用语的文物表情和海报,话题阅读超2亿次,让人们欣赏到了各地的精美文物,掀起了又一轮“打卡”博物馆的热潮。

网络用语简短随意且时效强,有着受众广、效果好的传播优势,但其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有限,在历史知识的传播效力上,远不如一篇专题文章和一段讲解词所包含的信息全面和完整。正如各种配有网络用语的文物表情包,让文物活灵活现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的交流之中,让情绪和想法的表达变得更加有趣有文化气息,可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具体信息,比如名称、年代、功能,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利用网络用语优势制作短快传播内容的同时,博物馆应考虑从专业、全面、完整上,健全传播链条、完善传播体系,使观众能够有途径进一步获取相关历史知识。

博物馆的信息涉及历史文化知识的研究、表达、共享和体验等多个方面。从形式方面,可以通过展览、讲解、讲座等传统方式为短快的自媒体传播进行补位,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博物馆信息转换为线上资源。在用网络用语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也要储备好相应其他形式的内容供观众深入阅读或探寻。展览是博物馆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内容直观且专业强。时下,到博物馆看展已成为大众日常享受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讲解、讲座、实践课堂等公共教育活动也是博物馆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别于自由参观展览,这种以博物馆专业人员为主导的传播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或群体制定不同内容方案,进行生动且专业的讲述,观众的获得感会更强。此外,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藏品实现了数字化的收集、存储、展示和衍生,线上资源成为博物馆在互联网上宣传推广的必备物资。网络数字技术为博物馆开创了一种与公众对话的全新模式,不受时间空间局限,满足了人们获取知识并进行交流的需求。数字化展厅能帮助遗址类博物馆解决文物保护修缮、保养的问题,在实体文物无法与观众见面的情况下,线上展示能更好地发挥传播作用。博物馆通过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并进行有机结合和串联,打破台和形式壁垒,扩大传播覆盖面和内容深度,有利于真正提高传播效果和质量。

其实,观众也是历史文化有力的传播者。通过与博物馆直接接触并进行系统,观众对某件文物或某一类文物、某一历史时期有了较深认识后,便会通过自己的途径和方式,向更多人进行展示和传播,为博物馆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很多人经历了从普通观众到爱好者再到博物馆志愿者身份的转变,用所获得的知识投入到博物馆讲解、咨询、教育、宣传与保护的工作当中。

此外,博物馆在用网络用语传播时,需要注意立场的表达和引导问题。不同于普通公众谈论历史文化知识,博物馆在传播中更具话语权,因此更需要注重严谨、科学、真实。网络用语多以网民自创、文娱和新闻事件为主要来源,幽默诙谐、简洁生动、通俗易懂,但也具有隐喻批判的效果,常用于表达情绪、娱乐搞笑。博物馆在利用网络用语进行宣传和传播时,应注意网络用语的使用尺度,有选择地利用,避免庸俗化,不以追求关注度、博人眼球为目的。在借助网络用语优势时,也应辩证看待其缺点,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关注和研究,给予观众正面引导。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是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利用网络用语让文物“火”起来之后,博物馆应该在传播形式上多下功夫,逐步建立起展览陈列、教育活动、出版物以及通过自媒体台进行线上传播的推文、短视频等,集合不同传播方式所具备的各种优势的传播体系,积极开展更具教育意义的传播项目,对文物及其价值进行及时、全面、真实的传播,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并走进人们的生活,发挥好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 刘文君)

关键词: 博物馆 创意和质量 用网络用语 传播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