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368亿元品牌的创新与坚守 啤酒节终于迎来“瓜熟蒂落” 2021-08-03 14:29:43  来源:大众日报

伴着一声声“干杯”,酒杯碰撞叮咚作响,酒香再次溢满海岸。7月16日晚,青岛小哥王海洋端起一扎啤酒,想起了30多年前父亲带他在太平路观看花车巡游的那个上午。

1991年6月23日9时许,几十辆花车组成的车队从湛山宾馆出发,敲锣打鼓一路巡游,穿过位于中山公园的啤酒节举办地,拉开了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序幕。对当年的盛况,官方资料这样记载:来自全国各地的36个啤酒生产厂商携酒进城参展,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啤酒厂或代理商参加了展销和交流,30多万游客涌进啤酒城参加饮酒和娱乐活动。

人群中,4岁的王海洋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目睹了盛况。父亲口中气派的龙头花车、高挑摩登的啤酒小姐、畅饮青岛啤酒时的酣畅淋漓,取代了他模糊的记忆,定格为啤酒节的初体验。

“1984年开始,青岛每年举办对外经贸洽谈会,为了在会议期间吸引更多中外宾客,需要推出具有青岛特色的节庆活动与之配套,形成‘一会一节’的人气互动。”青岛国际啤酒节资深顾问林醒愚经历了全部31届啤酒节的筹办工作,对那段“啤酒节前传”记忆犹新。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关于创办青岛啤酒节构想最早的一份文件——1986年原青岛市旅游局向市委、市政府递交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十条意见,文件建议“以青岛啤酒为龙头,借以宣传青岛,提高青岛知名度”,明确提出“创办啤酒节”。

十条意见中,不少得到了迅速落实,创办啤酒节的建议却被搁置了。同当时普遍紧张的物资供应状况一样,青岛啤酒厂年产量不足30万吨,还肩负着全国超过八成的啤酒外贸出口任务,匆忙上马啤酒节,面对着产能不足的现实。

但对啤酒节的“执念”在青岛扎下了根。赴外地考察办节经验,召集专家论证,甚至在啤酒节确定前3年就着手考虑名称和徽标。1990年青岛啤酒二厂投产,5年内将增产20万吨,青岛市场可实现敞开供酒。啤酒节终于迎来“瓜熟蒂落”。

正是一步步从不停止的摸索创新,才有了青岛国际啤酒节于全国乃至亚洲独领风骚的今天。一组数字提供了佐证:2019年,青岛国际啤酒节总参与人数突破720万,创下参节人数、啤酒种类等七个历史新高。

啤酒节强大的带动效应毋庸置疑,但青岛并不满足。今年啤酒节开幕式现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向啤酒节执行单位青岛黄岛发展集团董事长刘书武颁发了一张青岛国际啤酒节品牌价值证书——青岛国际啤酒节品牌价值达368亿元。“这次评估历时4个月,经过专业机构严谨的调查、计算和审议,准确反映了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品牌价值,开创了节庆品牌价值评估的先河。”刘书武更看重的是,这一纸证书对提升啤酒节品牌及啤酒节推广能力的重大价值。以此为起点,节庆活动的商业化、证券化探索或许都不再遥远。

慕尼黑啤酒节,给林醒愚留下了深刻印象。慕尼黑啤酒节只销售本土6家啤酒酿造厂的啤酒。开幕式上,首桶啤酒的开启沿用了百年的传统仪式,市长用一柄木槌把黄铜龙头敲进酒桶内,接满并饮下第一杯酒,宣告啤酒节的开始。啤酒节还是当地群众展示传统文化的舞台。啤酒大棚里演奏着当地的民族音乐,啤酒节的第一个周日,慕尼黑人或是穿上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装,或是打扮成贵族公爵、修女、磨坊主,涌上街头盛装游行……

在林醒愚看来,创新和坚守并不矛盾,二者都是节会的养分。培养壮大一个节会活动,既要源源不断输入新理念新元素,也不能忘记从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为其留下有价值、耐回味的文化成分。( 李振)

关键词: 啤酒节 创新坚守 酒杯 青岛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