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为何要向织女星乞巧?竟与牛郎星无关 2021-08-16 14:12:33  来源:广州日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每逢七夕,人们便仰望星空,想象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浪漫时刻。

因牛郎织女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今人多以为,七夕节是“佳期如梦”的“中国情人节”。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

最初的主题是少女向织女星乞巧

古老的七夕节,本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无关,严格来说,是与牛郎无关。这个节日最初的主题,是少女向织女乞巧,而不是情人相会。

七月七日少女乞巧的习俗,源于西汉。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彩女即宫女,开襟楼即《西京杂记》所载开襟阁。西汉时,每逢农历七月七日夜,宫女们便登上开襟阁,在月光下用五色丝线穿七孔针。因月色朦胧,针孔极细,又受风的影响,不易穿过,是一种难度甚高的活动,故名“乞巧”。

宫女们向谁乞巧?为何要在七月七日乞巧?早期的历史文献,并没有回答这两个问题。

从宫女们登上开襟楼行乞巧之事这一细节可以猜想,宫女们是向天上某个星宿乞巧,这星,很有可能是织女星。

为何要向织女星乞巧?

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织女星包括三颗星:织女一、织女二、织女三。这三颗星呈三角形,合称“织女三星”。在织女三星东南方,又有呈平行四边形的“渐台四星”,古人把它们想象成织布用的梭子和织机,而赋予它们一个拟人化名字——织女星。

织女星每天都很忙。《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意思是:“天上银河虽宽广,用作镜子空有光。织女星座三只角,一天七次移位忙。虽然来回移动忙,不能织出好花样。”(程俊英译)

织女星每个时辰移动一次位置,从早到晚(辰时至酉时)就移动了七次,故《诗经》云“终日七襄”。这首诗虽有讽刺意味,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确实把织女星视为天上的织女。

古人认为,织女星主管人间女工等事务,因而人间女子向织女星乞巧是理所当然的。

为何以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

七夕节为何以农历七月七日为节期?由于古人没有明确答案,今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七七”有“双吉”之意;或以为可能与“七曜”(日、月、五星)有关;或以为可能与扶筐七星有关。殊不知“七”和“七七”这两个数字,在古代均与少女及女性有密切关系。

七月初七为重七之日,七加七为十四。《黄帝内经》说,人的生理周期是“男八女七”,即男性每八年变化一次,女性每七年变化一次。《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意思是女性长到14岁,是生理上一个转接点。所以古人认为“七七”对女性而言非常重要。

农耕时代的分工是男耕女织。女性到了“二七”之龄,自然要学习针线活,如纺织、编织、刺绣、剪纸等都要学。这些女工技巧在古代一直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做得好不好,有没有一双巧手是关键。

正因如此,古人将七月初七定为人间少女向织女乞巧的节日,是顺理成章之事。

也正因如此,这个节日又称“少女节”“女儿节”,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不是成年妇女。

由此可见,七月七乞巧节最初只与织女有关,与牛郎无关。

《诗经》之中,“牛郎”“织女”并不相识

也许是人们觉得织女一个人太寂寞,便编出牛郎织女的故事,使后来的七夕节多了几分浪漫色彩。

在《诗经》时代,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牛郎星),各司其职,彼此没有任何交集,更谈不上什么爱情了。

到了西汉,汉武帝下令开凿昆明池,并在昆明池两岸分别放置一尊石像,东边是牵牛星,西边是织女星。牵牛星像为男性形象,织女星像为女性形象,而昆明池则象征银河。

这对石像的出现,使牛郎织女的形象发生了“从天上到人间”的转变,并构成了日后牛郎织女故事的基础。

到了东汉末年,牛郎和织女终于“相识”并“相爱”了,但仍然不能“相会”。《古诗十九首》咏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为了使牛郎织女有“相会”之日,后来人们煞费苦心,不仅完善了他们的“婚姻”关系,还在二人为银河所阻不能“见面”时,令喜鹊为他们搭桥,并将他们每年“相见”的日期定在秋天的七月初七。

这个故事,在南北朝时期已非常完善了。此后的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才逐渐变成重头戏。(钟葵)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每逢七夕,人们便仰望星空,想象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浪漫时刻。

因牛郎织女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今人多以为,七夕节是“佳期如梦”的“中国情人节”。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

最初的主题是少女向织女星乞巧

古老的七夕节,本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无关,严格来说,是与牛郎无关。这个节日最初的主题,是少女向织女乞巧,而不是情人相会。

七月七日少女乞巧的习俗,源于西汉。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彩女即宫女,开襟楼即《西京杂记》所载开襟阁。西汉时,每逢农历七月七日夜,宫女们便登上开襟阁,在月光下用五色丝线穿七孔针。因月色朦胧,针孔极细,又受风的影响,不易穿过,是一种难度甚高的活动,故名“乞巧”。

宫女们向谁乞巧?为何要在七月七日乞巧?早期的历史文献,并没有回答这两个问题。

从宫女们登上开襟楼行乞巧之事这一细节可以猜想,宫女们是向天上某个星宿乞巧,这星,很有可能是织女星。

为何要向织女星乞巧?

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织女星包括三颗星:织女一、织女二、织女三。这三颗星呈三角形,合称“织女三星”。在织女三星东南方,又有呈平行四边形的“渐台四星”,古人把它们想象成织布用的梭子和织机,而赋予它们一个拟人化名字——织女星。

织女星每天都很忙。《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意思是:“天上银河虽宽广,用作镜子空有光。织女星座三只角,一天七次移位忙。虽然来回移动忙,不能织出好花样。”(程俊英译)

织女星每个时辰移动一次位置,从早到晚(辰时至酉时)就移动了七次,故《诗经》云“终日七襄”。这首诗虽有讽刺意味,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确实把织女星视为天上的织女。

古人认为,织女星主管人间女工等事务,因而人间女子向织女星乞巧是理所当然的。

为何以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

七夕节为何以农历七月七日为节期?由于古人没有明确答案,今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七七”有“双吉”之意;或以为可能与“七曜”(日、月、五星)有关;或以为可能与扶筐七星有关。殊不知“七”和“七七”这两个数字,在古代均与少女及女性有密切关系。

七月初七为重七之日,七加七为十四。《黄帝内经》说,人的生理周期是“男八女七”,即男性每八年变化一次,女性每七年变化一次。《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意思是女性长到14岁,是生理上一个转接点。所以古人认为“七七”对女性而言非常重要。

农耕时代的分工是男耕女织。女性到了“二七”之龄,自然要学习针线活,如纺织、编织、刺绣、剪纸等都要学。这些女工技巧在古代一直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做得好不好,有没有一双巧手是关键。

正因如此,古人将七月初七定为人间少女向织女乞巧的节日,是顺理成章之事。

也正因如此,这个节日又称“少女节”“女儿节”,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不是成年妇女。

由此可见,七月七乞巧节最初只与织女有关,与牛郎无关。

《诗经》之中,“牛郎”“织女”并不相识

也许是人们觉得织女一个人太寂寞,便编出牛郎织女的故事,使后来的七夕节多了几分浪漫色彩。

在《诗经》时代,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牛郎星),各司其职,彼此没有任何交集,更谈不上什么爱情了。

到了西汉,汉武帝下令开凿昆明池,并在昆明池两岸分别放置一尊石像,东边是牵牛星,西边是织女星。牵牛星像为男性形象,织女星像为女性形象,而昆明池则象征银河。

这对石像的出现,使牛郎织女的形象发生了“从天上到人间”的转变,并构成了日后牛郎织女故事的基础。

到了东汉末年,牛郎和织女终于“相识”并“相爱”了,但仍然不能“相会”。《古诗十九首》咏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为了使牛郎织女有“相会”之日,后来人们煞费苦心,不仅完善了他们的“婚姻”关系,还在二人为银河所阻不能“见面”时,令喜鹊为他们搭桥,并将他们每年“相见”的日期定在秋天的七月初七。

这个故事,在南北朝时期已非常完善了。此后的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才逐渐变成重头戏。

关键词: 织女星 牛郎星 七夕节 鹊桥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