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服务观众”还是“制造观众”,公众的“影视剧观感”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2021-09-03 09:25:13  来源:文汇报

根据最近公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近四成00后选择倍速观看网络视频节目,近三成观看节目时会配合弹幕,而且年轻、高学历人群对弹幕的接受度更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世代的入场,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观剧理念深入人心。

较之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观剧习惯有了极大变化,尽管身为观众的我们往往习焉不察。比如随处可见的“刷剧”模式,从产生至今还不到十年时间。以出租DVD起家的Netflix发现用户习惯一次性看完全部内容,因此抓住契机,高价购买了英剧《纸牌屋》的改编权,并于2013年2月1日一次性推出第一季13集,由此也奠定了“线上刷剧”的新模式。刷剧(binge-watch)甚至成为《牛津词典》2013年的年度词汇。可以看出,技术媒介的更迭、内容生产平台的革新,一方面为观众赋予了越来越大的观剧自由,同时也在不断重塑着我们的观看体验和观剧习惯,而我们的观剧习惯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影视剧的生产。在一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观剧习惯已融入生活本身。

倍速+弹幕:

观众发挥自主性的基本选项

电视时代的传播特点是单向度、中心化,而智能电视、IPTV电视以及高清互动机顶盒的诞生,促使观众在内容选择上拥有了很大的主动性。而在线上视频网站,播放器的设置中包括倍速、弹幕等选择项。比如,倍速观剧就是观众发挥自主性的基本选项。长期以来,由于电视剧的购销模式以剧集为单位,集数越多,利润越大,因此动辄五六十集的注水剧层出不穷,也令观众无比厌烦。试想,在时间已成为稀缺资源,在高效娱乐已上升为刚需的前提下,冗长拖沓的电视剧制作模式必然会丧失市场。2018年倍速观剧兴起,2019年已推广开来。观众可以选择0.5、1.0、1.25、1.5或2.0倍的观看速度,而倍速选择无形中构成了对剧作质量的评价标准,比如《觉醒年代》这样的优质剧集,令观众表示要原速追剧,舍不得任何一点快进。而这种观剧习惯的养成,也反过来推动了短剧的崛起。

近年来,网络视频平台在短剧方面亮点频出。爱奇艺、优酷先后打造“迷雾剧场”和“悬疑剧场”,湖南卫视和芒果TV的“季风剧场”紧随其后,都将精力放在推出高口碑短剧。其中,悬疑、刑侦、女性、甜宠等成为热门题材,各个剧场的内容生产也愈加垂直化、精细化。

弹幕则是年轻观众观剧的标配,开着弹幕,点评剧情,不亦乐乎。弹幕的出现,令分屏时代的个体观剧也能获得云端同好的陪伴,满足社交的需要。而视频中滑过的海量弹幕,犹如“集体大脑”的外显,总有一句话击中观众的内心,产生深深的共鸣。虽然仍有人认为弹幕是对原有画面的“污染”,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甚至认为弹幕比原作还要精彩,已经不习惯没有弹幕的“洁版”观剧了。

观众的主动性远不止倍速和弹幕,他们更是从原先没有发言渠道的内容接收者,变成了积极的内容生产者,根据已有的剧情素材开展各种二次创作,比如重剪故事线、剪辑cut(精彩集锦)、嗑CP,等等。如此看来,观众貌似已经牢牢地将“观剧自由”攥在手中了。

算法推荐:

“服务观众”还是“制造观众”

虽然在观剧方式上,观众看似掌握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也有相反的声音认为,观众被控制的程度反倒前所未有地加深了。 “沙发土豆” “奶头乐”乃至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都早已指出过大众文化的致瘾机制与商业逻辑,观众沉迷其中,满足于获取即时性的、不需加以思考的低级快乐。而在快节奏、高压的生活环境下,选择用观剧来“杀时间”的观众不在少数,许多人对此持有鲜明的批判态度。而对于算法机制的讨论,也试图揭破对“观剧自由”的美好幻想,因为对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习惯于跟随算法推荐不停地刷下去,逐渐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再比如上文提及的短剧崛起,固然是对观众需求的回应,但这也是与短视频争夺注意力的商业选择。而精品短剧更是平台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重要内容阵地。比如近来的热播剧《北辙南辕》《我在他乡挺好的》等无一不是通过购买会员、超前点播、一次性解锁等方式来增加变现渠道。通过提升短剧品质,提供优质的观剧体验进而树立口碑,最终培养用户付费习惯,构成了一条重要的商业路径。

此外,为了满足观众的快速消费需求,通过短视频(比如抖音、小红书)追剧、微博热搜追剧成为近年来的新鲜现象。典型的例子如《三十而已》,播出期间竟有两百余次登上微博热搜,在抖音的相关阅读量过百亿次。观众仅靠话题碎片就可追剧,有人干脆将这种“短视频追剧”行为当成“倍速追剧”的升级版,借此可以更高的效率介入话题讨论中,加入炙热的情绪对撞之中。《三十而已》中的“撕小三”不就是这样发酵成全民狂欢了吗?这种短视频宣发、营销的方式塑造了观剧习惯,观众越来越习惯短平快、单刀直入的文化消费方式,期待“名场面”的高能与反转,经常处于情绪化的彼此煽动与传染之中。这表面上看是“服务观众”,但其实质是以迎合为表象的“制造观众”。时下风行的“她题材”剧集便是例证,虽然这些剧集中不乏优秀之作,引发了大众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却也夹杂着不少投机之作,试图利用性别话题取悦观众,赚取关注,但实际内容却空洞无比。观众被鼓噪一时的话题性所引导,却偏离了自己真正应当关心的问题。

评价反转:

观剧行为里的社会镜像

盘点当下的观剧习惯时,除了有形的变化,更应该关注无形的、观念上的变迁。譬如对冯小刚执导的新剧《北辙南辕》的批评之声,反映出对于京圈文化评价的变化。国民度极高的冯氏喜剧曾塑造出生动的市民生活与鲜活的台词风格,可如今却与生活现实南辕北辙。那种以男性视角书写的女性故事、 “大飒蜜”形象,并不符合年轻人理解中的“独立女性”,反倒引起反感。而对于老剧的新评,则更能彰显观念上的变化。比如在对曾经的都市言情剧、霸道总裁剧的重审之下,许多不尊重女性的行为、话术与观念,一一被指认出来,这无疑是观念进步的表现。

但吊诡的是,与观念进步纠缠在一起的,是某种单向度的情感取向的回归。对琼瑶剧的颠覆式评价,便是很好的例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颂爱情至上的琼瑶剧,曾令万人空巷,堪称几代人的爱情启蒙。而在今天的网络话语中, “毁三观”成为许多人对琼瑶剧的评价,也因此导致了《情深深雨濛濛》里何书桓和《一帘幽梦》中紫菱形象的崩塌。当然,不只琼瑶剧有这般“待遇”。今天的观众,似乎越来越不能接受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的复杂与暧昧。这种单向度的背后,是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个人权利被高度张扬,但随着社会原子化程度加剧,私人生活的重要性压过公共生活,家庭成为个人利益最重要的保护伞。这些都使得讲究责任和义务的传统道德变得重要起来。更何况,在一个充满偶然性与危机感的时代中,明确的道德界限是个体最容易依靠的,也是最被普遍捍卫的秩序感所在。互联网的匿名传播环境,又将这种本就严苛的标准,运用到原本描摹人性百态的文艺作品上。

观剧行为是如此日常,使得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要去审视自己的观剧习惯。在海量的选择面前,我们体会到无比的自由。但面对各种力量的制约时,我们又容易慨叹一切不过是塑造出来的结果。在观剧习惯之上,承载着技术、资本、文化等各种因素的重重烙印。重新思考和定义“观剧自由”,意味着要正视所有这些因素,凭借自身的主动性去寻找回应方式、共处之道。动用肉身与真心,持存常识与理智,重构个人与万千叙事之间的关联,真的自由就存在于这样的观剧时光里。

(作者为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静)

关键词: 影视剧观感 变革 服务观众 公众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