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如何恰切地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2021-09-30 10:39:40  来源:新华日报

鲁迅是谁?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毛泽东语),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中文互联网永远的梗王”,融中国新兴版画之父、“怼人小能手”、资深“吃货”、穿搭博主等身份于一体的“斜杠青年”……

今年“140岁”的鲁迅,何以越活越“年轻”?本期《文艺周刊》请来三位学者,分别是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谭桂林,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中国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立足当代视野,几位“向导”将带领我们回归先生留下的精神遗产,剥开他常读常新、永不过时的“青春密码”——

他的大爱与深邃

穿越时空熠熠闪耀

文艺周刊:如何恰切地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吴俊:我用三个关键词来阐述鲁迅的杰出性:高度、深度和广度。高度,是指他对文学的时代使命的深刻认知,他立足于民族存亡、社会进步、国民性改造的层面来审视文学的价值意义;深度,是他对自己精神世界、心灵深处的自我追问,这种追问越深,他就越是超越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广度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他对人——具体的人、抽象的人、中国的人、全世界的人——的同情悲悯,他的爱宽广浩瀚无边,另一方面是他作品的题材、人物形象和文体的宽广度。

稍微展开来说说鲁迅在文学上的贡献。孔乙己、阿Q、祥林嫂、闰土……鲁迅笔下的典型性格组成了一条丰富的人物长廊,他为过去文学作品中仅作为“阶级人”出现的底层劳动者,赋予了丰厚的人性向度,并以一己之力开辟出知识分子题材、女性题材、儿童题材、乡土题材的写作传统。他更是一个文体家,创造出杂文文体,以此做匕首投枪;写出了《野草》,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意境和思想。近年来对《朝花夕拾》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热潮,研究者们发现,《朝花夕拾》不是纯自传,里面还有很多虚构,这些虚构又不是无所依凭的,因此它的文体很类似我们今天说的非虚构——看来即使诞生100多年后,鲁迅的作品依然可以获得很丰富的阐释。

文艺周刊:和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相比,鲁迅最独特最有价值之处在哪里?

谭桂林:鲁迅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这种信仰不是宗教信仰,也不单纯是对尼采主义、达尔文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更多的是一种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劳苦大众的同情与爱,这种强烈的爱驱动着他摇旗呐喊、奋斗终身。作为思想家,鲁迅又是深邃的,他往往在看到事物积极一面的同时,也冷峻犀利地注视着背后的不足或隐忧,这使他的作品有丰富的多义性,比如《狂人日记》里就流露出对启蒙的复杂态度。由此可见,鲁迅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他用熔铸着民族本土经验和个体生命感受的思想,为20世纪中国的社会改革与文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无可取代的精神资源。

李玮:虽然我们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也在鲁迅手中成熟”,但和其他的文学大家相比,鲁迅的影响和价值并不局限在文学内部,而是和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深刻结合:《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阿Q,集中体现了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所以鲁迅书写的不只是文学,更是民族的精神史,他用鞭辟入里的自我解剖,掮住了黑暗的闸门,开启了民族革新的道路。

吴俊:鲁迅的任何一次惆怅、停步、彷徨,都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内心风暴,都跟他对未来的期待有关,他的彷徨从来不是向后看,而是蓄积着向未来重新出发的动力。这种精神的强度、对中国未来一刻不停的关注,为鲁迅的人生底色打上了鲜亮的光芒。

有一句鲁迅名言可以代表性地体现他的这一特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字面意思是绝望和希望一样,都是虚妄的。那什么是真实的?只有虚妄是真实的。看到这里你会觉得鲁迅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实际上他想说的是,我们只有将世俗意义上的希望和绝望视为虚妄以后,才能获得澄澈的内心,拥有向着无穷之远走去的勇气。《野草》里面有一篇《过客》阐述了他的思想:一个中年男子,从远处来,要到远处去,途中碰到了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女孩。他问老头前面是什么,老头说前面是坟。越过了坟又是什么?老头没有办法回答他。他只好问小女孩,小女孩说前面有很多鲜花。那鲜花之后呢?小女孩也没办法回答。这个中年人就是鲁迅自我形象的投射,他要越过鲜花、越过坟墓,走向无穷之远的远方。鲁迅如此,一个民族的发展也应如此。从鲁迅的深刻而高妙的洞见中,我们读出了他不可取代的价值。

借鲁迅“玩梗”

青年为何如此挚爱“先生”

文艺周刊:鲁迅对今天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俊:首先鲁迅的作品对当代作家依然具有范本意义。就拿《孔乙己》来说,全文只有2000多字,各色人等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种功力不是一般作家可以达到的,余华就把《孔乙己》当成“短篇小说中的典范”。莫言最喜欢《故事新编》里的《铸剑》,这个故事根据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的神话传说改编,想象奇特绚丽,情节充满民间性、戏剧性,能看出对莫言作品的美学风格构成了经典性的支撑。

到了今天,鲁迅也活在普通人的日常里。年轻人关注鲁迅在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喜欢拿鲁迅来“玩梗”,这是一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化、生活化、游戏化的再创作。以往我们习惯于从严肃的角度谈论作家的价值,年轻人却启示了我们:如果一个作家能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那么其生命的长度一定远远超过他的实际生命,而这样的作家,百年间可能只有鲁迅一个。

文艺周刊:能赢得当代青年的喜爱,鲁迅的“吸引力法则”是什么?

谭桂林:我在南师大开设鲁迅研究选修课时,就很惊讶地注意到大学生对鲁迅的喜爱。很多学生和我说,谭老师,我没有选上这个课,能不能来旁听啊?选修上这门课的学生,也很少有翘课或请假的,都认认真真地听完了一学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在中小学期间就学习过鲁迅的文章,有比较好的阅读积淀,随着阅历不断丰富、思想渐趋成熟,他们开始慢慢领会到鲁迅的真正价值。加上鲁迅的作品大量地表现青年人的探索、苦闷,和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对未来的想象,当代青年把鲁迅奉为知音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玮:鲁迅确实很有个性特色和人格魅力。他喜欢蛇,喜欢狼,喜欢老鼠,喜欢猫头鹰,赋予这些动物以充满反叛性的符号意义,他还曾因一头猪啃了相思树而和猪大打出手,这些生活化的细节使鲁迅的形象变得可爱生动。当代青年喜欢鲁迅还有一个原因,一定是鲁迅也特别喜欢青年。他在北大工作时,和北大学生罗家伦、傅斯年主办的新潮社往来密切;1926年他创办《莽原》杂志,一些文学青年通过在《莽原》上发表文章,得以崭露头角;许多从乡土走出的“北漂”文青,都受到过他的照顾,其中最著名的是萧红和萧军,他们从鲁迅那里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是思想上、文学上的营养。

鲁迅一直对青年寄予厚望,他希望青年能够“无惧沙石”,开辟一条新的生路;希望他们“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他还有一句著名的话语至今时时被引用,“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今天的年轻人对鲁迅的满满喜爱,也是对先生跨越时空的回应吧!

消费鲁迅?解构鲁迅?

今天我们如何“回归”

文艺周刊:近年来人们对鲁迅的接受、研究有哪些新趋势、新成果?

谭桂林:我在为“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丛书”所写的序言中,曾不无忧虑地归纳过这样几种趋势:一是大众娱乐化现象,一些文化明星以开涮甚至谩骂鲁迅来哗众取宠,迎合后现代文化思潮下人们对权威的消解狂欢,大众传播媒介也跟着对鲁迅的私人生活加以种种窥探和渲染,以此娱乐大众;二是价值相对化现象,不少人认为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在时空上是相对的,鲁迅是过了时的文化英雄;三是学术的边缘化现象,许多研究越来越学院化、边缘化、琐细化。这三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把鲁迅同当下的民族生存现实和文化建构疏离开来。我们发出呼吁:让鲁迅精神和鲁迅研究重新深度介入到民族生存现实中去。

不过,近年来的鲁迅研究也诞生了一些新角度、新成果,譬如对鲁迅的“世界性”的发掘。由于有了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融入世界,为世界文学贡献思想和审美经验。但过去,鲁迅研究偏重于关注鲁迅如何吸收外国影响,现在则更注重他对外国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甚至是欧美文学的影响。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林敏洁老师就曾梳理探究鲁迅在日本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日本人怎么讲读鲁迅、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如何接受鲁迅影响,等等。鲁迅研究的另一个新趋势是多元化和专业化,如研究鲁迅的书法、手稿、博物学知识等,这也是视野很宽阔、功力很扎实的一种研究方式。

文艺周刊:网传中小学学生戏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折射出语文教育的困境。语文教育该如何讲读鲁迅?从鲁迅身上,我们应继承哪些精神遗产?

谭桂林:先要弄清楚,鲁迅身上最有价值之处是哪里?我觉得是大爱。从他的作品里,我们读出了他对下层劳动者的温暖的爱,对弱小者的真诚的同情,对强横的权势者的痛恶,对为虎作伥者的蔑视。鲁迅的人间大爱,是其精神人格的核心要素,是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动人心的魅力所在。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里面所选用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都鲜明地传递出了这种大爱,但中学里对这些课文的讲解更加关注的是另外的一些意义,干脆把大爱轻描淡写地绕过了,似乎这太简单、太不值一提。但我认为,鲁迅教学的真正任务,就是引领学生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感悟鲁迅的心灵颤动,在这种心的相遇中获得人格力量的提升、完成教育“立人”的使命。

不光中学生要学习先生的大爱,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应如此。任何时代里,只要还有命运的捉弄,还有自然力的肆虐,还有人间的不平等,就免不了会有艰辛的劳苦者、受欺凌的弱小者、辗转呻吟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我们能把先生式的大爱倾洒在他们身上吗?一个民族对待弱小者的态度,恰恰检视着国民素质的高贵或者卑劣。

李玮:值得学习的还有鲁迅身上的创新精神。鲁迅深受进化论的影响,希望青年人比老年人做得更好,希望他们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不保守、不退缩,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还要学习鲁迅身上自省、思索的精神。他在散文诗《墓碣文》中,写他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上面写着“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可见鲁迅时常在人们都觉得很圆满的事情中发现忧患,他曾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当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时,我们格外需要的正是这种毫不自满、继续前进的精神。(冯圆芳)

关键词: 民族发展史 现代文学史 鲁迅 人物形象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