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草船真能借箭吗?司马光真的砸得动缸?这部纪录片用科学原理“求证”典故 2021-10-13 17:40:33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草船真的能借来箭吗?百步真的能穿杨吗?司马光真的砸得动缸?长久以来,关于这些历史典故的小疑问,也许存在于不少人的心里。但随着年岁渐长,人们早已慢慢忘却。随着一档纪录片的开播,人们在重温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故事时,更能以清奇的观察视角,启发新的思考。

近日,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正式与观众见面,该片用科学的视角审视我国传统典故,带来全新的阐释思路。针对历史上流传广泛甚至“众多周知”的典故分析解读,通过情景再现、纪实拍摄、科学实验以及三维动画等手段,立体再现典故里的科学原理,还原它们背后真实的历史。

求证典故之“实”:这些故事是真的吗?

《草船借箭》里的草船,是否真的能借到10万支箭? 《百步穿杨》里百步是多远?神射手是否能在百步外射穿杨柳叶?《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他到底砸不砸得动?《凿壁偷光》的匡衡凿的什么壁?偷的什么光?

从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的分集片名中,就已经看到其想要探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片中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手段,得出最接近真实的结论。

片中能够看到,摄制者通过复原历史年代的现实条件,借助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考虑人为因素偏差,历经模型计算、实验分析和合理推演,从多个角度来推断论证。

此外,仅第二集《百步穿杨》就涉及到史学、空气动力学等多个学科,经过历史学家测算“百步”的距离、技术史专家复原牛角弓、动力学专家依据模型计算可行性、风动实验室测试干扰项——风力,以及5位射击高手的实地演练,综合推理“百步穿杨”的可能性。

还原典故之“真”:重温千百年前的经典

除了严谨的求证,《典故里的科学》还以“参与型纪录片”为主导模式,精心设计悬念,在影像上融合了纪实拍摄、参与访谈、情景再现、动画特效等多种表达手段,集直观性、观赏性、趣味性与科学内容于一体。

譬如,《典故里的科学》每集设置一位“质疑者”,由他提出问题,带领观众四方求证,最终得到答案。“质疑者”既是“引领者”,带领观众理清求证思路,串联起散落的影片结构,又作为参与者,激发镜头内外对于真实与否的探讨。同时,在影像表达上,该片大胆融了入动画制作、情景再现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真人实验是影像重点表现的段落。经由专家验证、模型推演等阶段后,最终“质疑者”寻找与典故匹配的真实环境,邀请与典故中能力相当的真人实地做实验,这个环节无论在技术逻辑还是影片结构上都具重要地位。主创团队也生动地“再现”了典故里的这些场景,带领观众在这个“平行空间”里眺望千百年前的“他们”。

草船借箭、百步穿杨、一骑红尘妃子笑、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囊萤夜读……片中借助科学探索的过程,与观众再次重温了这些经典的典故。因探求真相,观众了解了三国的战船类型、弓箭技术,西汉的房屋构造以及灯具使用情况,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牛角弓制作流程,东周的长度计量方法以及古法荔枝保存技术,辨别了宋朝的缸和瓮的区别。

关键词: 草船 纪录片 求证 原理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