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纸上细读大运河,何尝不是对哺育了西溪湿地的大运河的赞美呢? 2021-10-29 14:55:35  来源:浙江日报

京杭大运河,宛若一条游龙贯通南北。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它不分昼夜地奔流,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决心和勇气。

在日前于杭州举行的2021京杭对话“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上,《漕运三部曲》《乾隆与大运河》《杭州运河丛书》等书籍纷纷亮相,展现运河两岸的风俗、文化和融合。

其中,《杭州运河丛书》由杭州运河(河道)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编纂,全面反映了杭州大运河的历史与今天。在《杭州运河丛书》里,我们不仅读出了大运河的恢宏壮丽,也看到了运河水波映照的人间烟火。

“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上一批运河主题图书亮相

纸上细读大运河

本报记者 李娇俨 郑梦莹

运河名胜

奔流千年,大运河从杭州贯穿而过。这一路,它联结众多河道,灌输市井街巷,用水运带动着城市的经济,也在河畔两岸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积淀。

河道上的桥梁闸坝、雕塑石刻及其上的文字图案,两岸的亭台楼阁、寺庙庵堂、民居建筑、长街短弄,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历史传说与风物掌故,都成为运河两岸流动的文化。

由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新华著作的《杭州运河名胜》,记录了运河沿岸古迹胜地。

在周新华看来,大运河在历史上创造了伟大的价值,堪称“大地史诗”。但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中,诸多名胜或残毁不堪,或湮灭不存。因此,寻找运河名胜,注定要在历史的缝隙中爬罗剔抉,披沙拣金,才能使之重见天日。

南宋于临安建都筑城门,东北曰艮山门。昔日,围绕着艮山城门,曾有“艮山十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如今,十景虽不再,我们却能从文献中钩沉,复原其往日的风华。

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东河、中河、小河之水汇聚于艮山门城楼下。河水潺潺,经会安坝涌入京杭大运河。水流清澈,其声哗哗,与人同乐——这就是十景之一的“吊桥流水”。河流孕育着城市,晨光初照,运河边的一切也苏醒过来。林立的茶坊酒肆里,吆喝声、叫卖声,南腔北调,逐渐响起,此起彼伏。一日三市,这就是昔日杭州第一的商贸集市,河垾上。眼前的光景,也成为艮山十景中的“河垾号声” ……

幸运的是,岁月之下,山河变迁,这里依然有不少自然胜迹保留下来。西溪之梅,河渚之芦,皋亭之桃,让我们仍可体会那些诗文中曾咏赞的胜概。

历数临安运河边的胜地,《杭州运河名胜》推重西溪。它是张岱心中的“古荡西溪天下闻”,也是王穉登口中的“好山多在圣湖西”,更是被董嗣杲偏爱的“地礼最饶人事简,山家还有别乾坤”。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水系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全部相通。这些吟咏,又何尝不是对哺育了西溪湿地的大运河的赞美呢?

千年流水悠悠,倒映天光云影。运河两畔,触目所见,皆如诗如画。

人水共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不见摸不到,却又真切存在着。有血、有肉、有灵魂,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就是一座流动的“非遗博物馆”。

广义上看,在运河流域广大民众中间世代相承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都可以被认定为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及相关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京剧、越剧、评弹、年画、剪纸、杂技……作为历史文化活化石,见证着大运河的历史记忆与风貌。

在《杭州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中,作者杭州师范大学研究员、民俗专家顾希佳则将视角集中到与“水上交通”相关的内容,为这座“非遗博物馆”划出一方独特天地——

大运河非遗,包括与大运河水上交通运输相关的手工技能与传统知识,如造船、造桥,以及建造坝、闸、埠、渡等;船民的社会组织与生活民俗,包括船帮、船民的节日与庙会等;还有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民间文学与民族民间艺术,如大运河传说、船歌、船拳、水会等。

在顾希佳看来,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被称之为运河,主要功能应该是水上交通。从大运河下一步保护而言,非遗范围越集中越具有可操作性。

从杭州到苏州,沿运河一路北上,风光绮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吴人越人自古“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明代徐霞客曾在这一带“乘醉放舟”,一路“运河舟行”;民国年间,不喜欢坐火车的丰子恺,也常乘小客船沿线往返,自有一番情趣;今天,在拱宸桥边,依然可以看见长年累月随船奔流、在水上起居劳作的船民和渔民。

于是,与滔滔河水为伴的船、桥、码头、人,自然而然地成为运河风貌最直接的呈现;运河船民习俗、木船制造记忆、石桥及其建造工艺等,随之成为孕育于运河畔的非遗明珠。

水的脉动与人间的烟火气,在运河畔相连,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半山泥猫、塘栖茧圆、水乡婚礼、杭州伞的工艺、童谣与儿戏……除了船与桥,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以及与运河相关的节日习俗、艺术与文学等,以水的掌故,述说运河春秋。

如今,在大运河水系上,部分遗存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还星星点点可寻可觅,或散落、或聚集。但不少“文化印记”也正随滔滔水流一路东去,消逝于浩瀚时空。

“作为物质遗存,我们当然应该加以认真保护,但现在要去寻找那些身怀绝技的老工匠,似乎比保护遗存更困难。”顾希佳认为,遗存尚在,工匠难寻,关于这条流动的文化长廊,更科学的保护开发需要持续深入。

玉盘珍馐

勤劳的人们在运河沿岸一代代地耕耘,也留下了另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痕迹——美食。

生火、做饭,锅碗瓢盆里,盛满了运河边的人生。

在《杭州运河土特产》一书中,清泰门外的螺蛳、观音塘边的黄金瓜、湖墅的米粒……都将河岸两旁装点得生机勃勃。

“五谷为养”,这是运河两岸百姓们的讲究。早在5000多年前,运河还未开辟,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稻米作主食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筛选,稻米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经过舂米、磨米等工序,它可以变成南方人爱吃的米粉、青团、麻团;经过发酵,它又能变成具有别样风味的酒酿、香糟; “二月二,撑腰糕,三月三,眼亮糕,四月四,神仙糕”,运河人家的民谣里,节庆日总是少不了米食的身影……

可以是喷香的白米饭,也可以是变化无穷的糕点。小小的稻米经过运河两岸人民的智慧烹调,变出了清香,也变出了佳肴。

主食之外,怎么能少了肉类。《杭州运河土特产》中,一道“清明田螺胜似鹅”的美味就足令人垂涎。

夕阳西下,江干一带的乡民们就赤脚下水,在河、湖、塘浅水区摸上个把钟头,一大海碗的螺蛳便可到手。或清蒸,或爆炒,几片生姜,几根小葱,一碗鲜美的螺蛳汤很快就能上桌。桌上再加一壶烧酒,坐在南瓜棚下,滋滋的喝酒声与哧哧的吸螺蛳声构成了最惬意的乐章。就这样,一天的劳累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运河畔的青壳螺蛳,是这东郊沙地里的特产,你看它壳薄肉肥,一把绣花剪刀就能完全剪下这家伙的屁股。杭人喜之味美,“笃螺蛳过酒,强盗来了也不走”的戏语便跟来了。

螺蛳,就这样陪着沿岸的人们一起起起落落,如同河中的流水一样,悠长平凡。

当然,在美食的背后,离不开大运河沿岸的丰饶物产。以塘栖古镇为典型,粢毛肉圆、细沙羊尾、蜜饯、阿姆香酒,都是流传数百年的、脍炙人口的产品;崇贤镇是运河畔的名镇,三家村藕粉、沾驾桥荸荠、余杭蚕种、崇贤纺织机械都为小镇的繁荣注入了更多的元素。

在大运河沿岸,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单一的风景。一路所见,是古老的历史,是传承的匠心,是不平凡的生机,是美不胜收的人间烟火。

关键词: 人水共生 纸上 大运河 了西溪湿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