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85后土壤“翻译家”:环境考古让泥土说话 4500年前宝墩人逐水而居|考古新青年 2021-12-08 19:47:50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苟春 摄影报道

神奇的土壤,不仅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为动物提供住所,还藏着许多古老的秘密。数百万年前,同一片土地上的情形与现在有多少相似之处呢?科技考古学家能够从土壤中了解到许多令人惊叹的信息。

科技考古工作者不断在土壤中探寻,通过土壤的颗粒大小,化学元素特征以及土壤中包含的花粉、孢子、植硅体等信息,将它们翻译成古气候、古植被、古地形地貌等环境面貌,让后人得以穿越时空,更加全面的了解当年人类生活的面貌。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85后考古队员黄明就是这样一位“土壤翻译家”。他从事环境考古研究近10年,致力于了解地层中的世界。人们以此了解过去,更加全面的窥探古代人类生活面貌。

关键词: 翻译家 土壤 泥土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