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文学专家相聚绵阳 集中研讨梁平龚学敏马平罗伟章蒋蓝五位“四川领军作家” 2021-12-22 15:25:43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12月21日,2021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在四川绵阳举行。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全国等50余位专家学者,讨论关注文学创作重要现象、研讨文艺理论前沿问题。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当代文坛》杂志社、阿来工作室承办。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自2006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5届,已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学品牌活动。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在北京,连线绵阳会场,线上参与了本次会议。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峰会分为两场举行,第一场主题为: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李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张莉等学者都分享了各自精彩的观点。学者们交流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与古代文学思想史的关系”、“文艺上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文学思想的空间表达”、“文学如何书写现实?”等文学话题。

第二场的主题是“四川领军作家研究”。《当代文坛》杂志社副主编赵雷担任本场论坛的主持人。梁平、龚学敏、马平、罗伟章、蒋蓝五位四川作家及其作品被重点研讨。

评析梁平的诗歌写作:

精神成长,对世界的看法,语气腔调、写法活法,闪烁在作品中

评论家罗振亚、赵依(线上)参会,对梁平及其写作、作品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评论。作为青年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的赵依说,个体写作实践与社会时代发展之间,总是彼此映照、互相观照。“梁平老师的诗歌履历极丰富,包括我们正在言说他诗歌的此时此刻,我想梁老师也在所面向的公共事务和生活处,敞开并酝酿新的个人诗歌美学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现场的远景。梁老师这一代诗人,从写作之始就与一个巨大的历史意义的现场展开互动,走过了个人起承转合的诗歌风景。”

赵依从知人论世、诗的自信、对诗歌问题的体认、对我们自身写作议题的启发等多个角度,结合她对梁平诗集《时间笔记》的阅读,深入分析了梁平的诗歌写作。她提到,梁平“不光精神成长的东西放进诗歌文本里去了,个人对世界的看法,语气腔调、写法活法,都闪烁其中。《时间笔记》与梁老师的个人经历、生命体验紧密关联,是传记经验、理想主义精神和智性思考下的作品,是对时间与生命、历史与个人的一次归结与和解。”

评析龚学敏的诗歌写作:

一个纯粹的自然之子,体现出诗的共情和想象力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言宏(线上)、以及在线下现场参与的耿占春、李骞对龚学敏及其写作、作品进行了阐述和评论。何言宏教授提到,她近期专门集中地读了龚学敏的诗,“感受非常强烈,和以前的印象也有不同的感触。他的诗歌是关于自然和历史题材的写作,他的诗歌是跟随着他在大地上的行走,是一种行旅文学。总之,从早期的自然题材的写作,作为一个纯粹的自然之子,到近来的诗歌寻找、行旅,学敏的诗歌写作更加丰厚,更加多面,因此体现出他的诗的共情和想象力,与一个诗学表达能力的成熟。”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李骞重点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龚学敏的诗歌,并提到自己“很早几年就开始关注了,很熟悉。半年前他就开始收集和准备资料,写了1万多字的长文,就叫《龚学敏诗歌的符号意义》。”

评析罗伟章的小说写作:

“在写作中真正地解决了两个最大的问题:语言和哲学”

张学昕、丛治辰(线上)和在线下现场参与的李宁,对罗伟章及其写作、作品进行了阐述和评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张学昕,主要是从《声音史》《寂静史》入手评价罗伟章的写作。他提到自己认识罗伟章有十几年了,“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坚执、厚实和灵气。罗伟章二十多年的扎实写作,始终恪守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他的笔触从未离开过川蜀大地,从未离开过他的“故乡”。早些年的长篇《饥饿百年》《大河之舞》《太阳底下》《世事如常》,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都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写于2016年的《声音史》和晚近的《寂静史》,我们认为这两个文本抵达到一个新的叙事高度。近几年,罗伟章在写作中真正地解决了两个最大的问题:语言和哲学。语言愈发地质朴、纯净、简洁、练达;文本整体意蕴,也体现出生命哲学的感悟力量。

丛治辰则重点提到罗伟章202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谁在敲门》,认为这是“一部《红楼梦》的乡土版”,他还以为是自己的独见,结果去网上看,已经有评论家这样定义。李宁则把《声音史》《寂静史》《谁在敲门》串起来说,认为这三部小说里都回响着时代之声。

评析马平的小说写作:

让充满诗意的真善美照进现实

作家李洱、相宜(在线上)对马平及其写作、作品进行了阐述和评论。李洱特别分析了马平的《塞影记》,“这个小说的一个最大的发现,我觉得就是主人公以安乐的梦来贯穿全文。马平的观察和描述有相当犀利和辛辣一面。我感到不满足的是,小说在讲述李安乐的梦的时候缺少了对他如何养成做梦的习惯?他的梦为何又能够缕缕应验?并且以此支配人的行为逻辑,这个小说对此缺少交代和描述。从这个意义来说,小说可能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肯定马平在小说艺术上做出了一个艰辛的努力和目前所取得成就。”

李洱提到,在小说的地域性写作方面,四川有着优良的传统。比如说李劼人的《大波》 在语言方面进行了非常好的实验,将本土语言和普通话。进行了非常有效的融合。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劼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四川的文学叙事。另外一位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作家就是阿来。这两个人通过作品所展示他们的努力,我想对于马平的写作可能会带来某种启示。

评论家相宜坦言自己接触马平的小说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感觉到亲近与享受。那些田间地头的乡村生活,那些长街巷尾的人间烟火,戏台上朦胧的月亮,瓜果落地一般的对话,合奏出日常生活与世道人心的真相,成为厚重时代的另一种轻盈又丰满的书写。”在分析长篇小说新作《塞影记》时,相宜说,“马平老师一定是一个非常浪漫且正派的人,他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让充满诗意的真善美照进现实,这种实践和努力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是很珍贵很稀缺的。”

资深小说家鲁敏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程旸对蒋蓝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程旸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蒋蓝的《踪迹史》和《豹典》。

关键词: 梁平 绵阳 领军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