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如何留住传统村落之美?王云庆教授这样说 2022-03-22 15:33:55  来源:大众日报

近期,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中,在提到传统村落保护时表述道:“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健全传统村落监测评估、警示退出、撤并事前审查等机制。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

如何在当今社会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保存乡村记忆、留住乡愁乡情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云庆教授,在做客山东省图书馆大众讲坛时,就“如何留住传统村落之美”这一话题分享感悟、见解。

传统村落是活态的文化遗产

“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近几年一号文件都提到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筹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既有利于保持农村特色和提升农村魅力,又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保持中华文化的完整多样,对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王云庆认为。

王云庆首先剖析了“传统村落”的概念,即对我国各民族在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充满地域特色的村落的总称。“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学术规范的说法应该是中国传统村落,它的原名是古村落,所以现在的书有的是写古村落,有的是写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截至2019年年底,现有国家级的传统村落,数量已经达到6819个。”

我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广泛的农村地区,传统村落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历程中凝聚了众多的历史信息、文化景观和民族记忆,它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珍贵历史遗产。“关于这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王云庆说。

“传统村落中蕴含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同属于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王云庆认为,从属性来看,传统村落是乡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活态遗产,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看,传统村落的价值体现各有不同。从社会层面来看,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民居的聚集地和村民生产生活的社区,它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乡土社会,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基层单位。在乡土社会中,村落居民通过劳动与智慧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动力支撑。

王云庆说,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时期遗留下来的最大遗产,无论是村落建筑、历史文物还是乡风民俗、传统技艺,都记录和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鲜明印记;从经济角度来看,传统村落的自然属性、历史属性、文化属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成为广泛的潜在的旅游资源,合理的开发和推广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另外,从文化角度来看,传统村落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每一处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文化认同视野下,传统村落更是成为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在维护民族共同记忆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传统村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都是活态的真实的文化,透露出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文化精髓,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传统村落和其他的文物保护单位是不同的。它不单是文保单位,也是居民生产生活的基地。长期以来村落是构成社会的最基层单位。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包括大量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风俗民情,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比如俚语方言、乡规乡约,人们的生产方式等等。”王云庆在谈及传统村落的认定标准时说,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传统村落的存在而存在,正是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内容,使传统村落显得厚重鲜活。

那么传统村落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如何认定呢?“传统村落中现存的建筑要有一定的久远度,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要达到标准,传统建筑的占地规模,现存传统建筑群和周边环境保存,要有一定的完整性。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以及装饰,要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对传统技艺有所传承。另外传统村落在选址规划方面,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历史及考古价值,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承载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云庆说,有的村落还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包括传承的方式、活动的规模、代表性传承人等。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来自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等各方面的冲击,普遍面临着被破坏或渐趋消失的窘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2000年拥有363万个自然村,至2010年十年间减少到271万个,至2012年又减少到230万个。可见,传统村落的境遇不容乐观,如果任其发展,我们可能将永远失去那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记忆,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让它们世世代代绽放

谈及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进展,王云庆特地提到201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的保护传统村落的一个公益项目——“拯救老屋行动”,这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濒危建筑进行异地保护,有的老屋可以实现异地再生。据我所知,目前已经有几个村落‘远涉重洋’。”

除了异地保护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叫“静态定格”,即把古村落居民迁出去,古村落得以整体保护。“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即居民外迁之后古村落的保护责任问题。”王云庆说,还有一种方式是“旧瓶装新酒”,进行功能更新式的古建筑保护,对一些古建筑进行改造,保持古建筑的风貌,吸引投资。

王云庆认为,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必须遵循传统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规律。不能强求传统村落的居民一直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但也不能任其随意大拆大建,将古建筑和原生态的传统文化置于毁灭之境。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只有科学合理地遵循人与村落互动发展的历史规律,才能实现两者的共赢。

分布广泛的传统村落,每一处都是由乡土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创造而来,保护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从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各类文件可以看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可以有共同的目标、原则和方向,但没有统一的办法可循,必须因地制宜,一个村一个办法。”王云庆说,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规划中要注重结合传统村落形成历史、文化资源和发展状况,规划先行,保护与发展同步,突出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王云庆还谈到传统村落的立档保护问题。“在整理工作中要坚持博约得当的原则,去粗取精,提高传统村落单位的质量,特别是对相近的同一类型的传统村落,要避免过多的重复。”王云庆说。

“不要让传统村落只存在于屏幕与画卷上,不要让传统文化只能口口相传,不能让传统村落在祖国大地上灿烂的文明之花枯萎。相反,要让它们更加夺目,世世代代绽放。”王云庆总结。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 文化学院 传统村落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