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听阿来讲杜诗,成都七中老师:听出专业与诚意,将与学生分享 2022-04-23 22:16:21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摄影 徐瑛蔓

阿来认为,“阅读是随时随地,只要有条件,都会进行的事情。”他的笔耕不辍、著作等身,都与他随时随地的阅读和思考密切相关。这样的阅读习惯,也锻炼了他惊人的记忆力,所以在“杜甫 成都 诗——阿来系列讲座”中引经据典,用杜诗串联起中国诗歌史上的华丽篇章。

阿来

4月23日,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杜甫 成都 诗”第三讲在阿来书房雅启。恰逢世界读书日,阿来与热爱阅读的朋友欢聚在诗意的书房,以诗会友,畅谈杜甫在成都的“堂外雨,堂前江”。

在杜甫描写成都的众多诗作中,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春夜喜雨》。讲座现场,阿来对这首诗并不做过多的解读,而是邀请在场的人齐声诵读,书声琅琅,让人在这个炎热的午后期盼一场春雨的降临。

阿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发自内心的欣喜,并不仅仅是被天府之国的气候浸润,更多是在这里感受到了人情冷暖,由衷喜悦。这种人情味,从杜甫筹建草堂、四处化缘的诗作中也可窥见,也让诗人在遇到梅雨、江涨后波澜不惊,依旧观鸟赏荷。

现场读者认真听讲

当天的讲座吸引了众多中小学师生前来聆听,跨越千年的时光与杜甫隔空对话。成都七中林荫校区语文老师孟祥君感触颇多,认真记录,准备回学校后与学生分享。有感于阿来对杜甫的热爱,对杜诗的研究,他感叹道:“这是一场知识点密集且十分真诚的讲座,值得反复回味。”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阿来引经据典,从杜甫初到成都写作的《梅雨》,讲到了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十几首诗歌背后的用典、修辞、造句,一气呵成,令人酣畅淋漓。

几年前,阿来受邀前往成都七中分享小说写作的奥秘,孟祥君还记得当时讲座的场景。他也翻阅了阿来的诸多作品,尤其偏爱《尘埃落定》,反复阅读,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曾就读于古代文学专业的孟祥君认为,阿来的讲座不仅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有作家视角的独到见解。孟祥君印象最深的是阿来对杜甫《田舍》一诗中关于“杨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一联的考证。在其他版本中,“杨柳”一词也有“榉柳”的异文。阿来倾向于“杨柳”,因为诗歌讲究对仗工整,“枇杷”是一种植物,与之对应的词语应该也是一种植物,“杨柳”在古代指柳树,“榉柳”则指代“榉树”和“柳树”,无法与“枇杷”对仗。翻阅了多个版本的权威杜诗,阿来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对文本的构建,认为此处应是“杨柳”更贴切。

“为何阿来可以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分享十几首诗?这种高效率的讲座背后是他对杜甫的热爱,对杜诗的研究。”听完这场讲座,他对阿来有了较新的认识,也对自己未来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更多的思考。比如,阿来建议阅读文学经典,建议语文教学不要过多咬文嚼字,而要交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领悟。

孟祥君坦言,阿来的讲座将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将带着这些感触、思考与学生交流,让大家在浮躁的时候慢下来、静下来阅读。

关键词: 成都七中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