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博物馆的力量|古人如何“捡魌头”?来看青羊区历史文物陈列展 2022-05-17 10:43:05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摄影报道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川渝主会场活动将在宜宾举行。5月17日,距离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开幕还有1天,封面新闻记者探访青羊区文物管理所《青羊区历史文物陈列展》,寻找青羊历史文化脉络。

青羊区历史文物陈列展

据悉,由青羊区文体旅局主办、青羊区文物管理所承办的《青羊区历史文物陈列展》将于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列展展出相关文物90余件,以青羊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及丰富的文博资源作为切入点,重点展示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历史时代的文物,展现青羊区完整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在成都众多历史事件中,青羊是主要发生地。金沙遗址、文翁石室、琴台路、文殊院、青羊宫、杜甫草堂、宽窄巷子、人民公园……这些嵌入现代生活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是活着的历史,以及成都生活方式的承载地。陈列展分为“青羊之始,古蜀华章”“青羊之兴,列备五都”“青羊之盛,扬一益二”“青羊之苏,崇礼中兴”“青羊之变,革命风云”等5个单元,展示了青羊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的历史变迁。

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青羊的前世今生。商周时期的玉锛,出土于青羊区内金沙遗址。石之美者称为玉,古蜀先民把玉开凿出来,捧在手心,献与上天,表达的是对天地万物的热爱。金沙遗址的发现,让曾经“开国何茫然”的古蜀文明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而古蜀文明辉煌灿烂的后半篇,就主要发生在青羊这片土地上,如十二桥遗址、商业街船棺葬等。

《妙法莲华经》经版残片

南北朝时期的《妙法莲华经》经版残片出土于青羊区实业街,这里是古代益州名寺福感寺,历史上从东晋延续到两宋时期。唐代高僧道宣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里记载,成都时年常有旱涝,官家祈雨都要到这来,祈而有应,特有感征,寺庙因此得名“福感”。近年来,在实业街附近的同仁路、商业街一带也发现了众多佛教造像,实证了青羊是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核心区域,众多西来的番僧在此乘船前往建康,江南的僧人由此出发踏上求法之路。

三彩陶魌头

展厅里有一个叫三彩陶魌头的文物,让观众由“捡魌头”的民俗联想到现在的方言“吃欺头”。古人送葬时会用面粉捏成魌头,一路抛撒,很多穷苦人家会跟随捡食。这种行为就叫“捡魌头”。到了宋代,祭祀活动渐渐融入人们生活,变成一种驱邪避灾、祈福纳吉的民俗活动。祭祀活动普遍使用面具替代动物皮毛和头颅,而且新增了一项仪式,在祭祀时会常用纸扎一个四目大鬼方相放在前面,还用面粉或米饭捏成神兽鬼怪头颅模样的食品,一路抛撒,让众人拣食。随着语境的变化,“魌头”如今简写为“欺头”,“吃欺头”逐渐有了占便宜、精打细算的意思。

梅洁暗香疏影通景六条屏

《益州书画录》中载梅洁“善画梅,枯枝老干,纵横自如,曲尽画法之妙”。厅里还有很少见的六条屏,这几幅暗香疏影通景六条屏,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梅洁手笔,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青羊区文体旅局局长江颖介绍,青羊区地处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级、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富集。《青羊区历史文物陈列展》把青羊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浓缩到150平方米展馆,还有更多历史文化,等大家来探索。

谈及这个在居民生活区里举办的陈列展,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坦言,青羊区历史文物陈列展是对区域内丰富文物资源的展示,体现了青羊在成都千年城市发展史中重要和独特的地位,是青羊自身历史文化的展现,这是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区域文化自信。

温馨提示:

《青羊历史文物陈列展》位于大庆路74号青羊区文管所6楼,5月18日起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三下午两点,观众需要提前1到3天在“青羊文博”的公众号上进行预约,预约分为三个时段,每时段10人。如果不能到现场的,可以在线听语音导览,云游展厅。

距离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开幕1天

关键词: 历史文物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