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世界速读:阿来书房“潮派新四川”直播再出发 这次云游眉山三苏祠 2022-12-07 17:57:18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 何雨婷 图据阿来书房


(相关资料图)

四川是个充满“潮”文化的地方,在眉山市,有一位来自北宋的“弄潮儿”——他从小成绩优异,诗词、书法、绘画技艺样样精湛。但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可不是个书虫,他一生走过大半个中国,闲时会酿酒。不仅如此,厨艺也是一绝,东坡肉、羊蝎子等耳熟能详的美食都出自他手。他就是北宋文豪苏东坡。

成都最冷时,三苏银杏黄。11月30日16:00,阿来书房“潮派新四川”再次出发,继“寻找成都最美画作”之后,来到了四川眉山——苏东坡的家乡。光合社主理人、知名主持人周东在支付宝生活频道全新上线的“潮四川”主题频道,带领网友云探访北宋四川“潮人”苏东坡的“潮”生活。

周东走进眉州东坡

云游苏东坡故居

三苏祠门外的“纱縠行”古街,名字从宋代沿用至今。这里曾是宋代眉山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是经营丝绸的集散地,今天的云游就从这里启程。主持人周东带领着网友们从纱縠行漫步到三苏祠博物馆门口,和讲解员徐丽一起线上导览,将三苏的故事娓娓道来。

苏轼一家定居此地的时候,母亲就在纱縠行从事丝绸生意,租下了当时只有五亩地的宅院。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光,直到考中进士才离开故乡,开启他的宦游人生。

三苏祠银杏微黄

一走进三苏祠,两棵已有600年历史的银杏树叶子已经泛黄。前厅的大门悬有一匾“文献一家”,格外吸引眼球。徐丽介绍,清代道光年间眉州知州洪运开题写此匾,“献”通“贤”,意味着文学先贤都集于苏氏一门。

步入苏家的庭院,一口小小的古井大有来头,井水历经千年不涸,苏轼当年喝着这里的井水长大。徐丽的父亲曾是三苏祠的工作人员,她七岁起就在这一方院落里玩耍,“小时候没有自来水,附近的居民也会来这里打水饮用,大家都很爱护这口井,也非常地敬仰古代先贤。”

苏东坡像

启贤堂里有苏轼的家谱,宗族传承清晰可见。走出门去,不少网友发现苏家院落里的木假山堂十分眼熟,原来这是1987年版《红楼梦》的取景地之一,当年剧中贾母看戏的场景就拍摄于此。

直播中,徐丽还给网友分享了苏轼的家风故事。苏轼的父亲苏洵虽未考取功名,但从未停止学习,尽管没能走上仕途,仍然在文学上取得了成绩。他的母亲程夫人言传身教,教育子女“不残鸟雀”“不发宿藏”,对兄弟二人形成仁爱、清廉、非义不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周东、徐丽带领大家云游三苏祠

尝流传千年的美食

苏轼受到世人爱戴,不仅仅因为他的文学成就和为官政绩,还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身处逆境依然能够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网友在直播评论区留言:“感叹人生起与落,不如读读苏东坡。”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总能苦中作乐,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到了惠州又吃起了羊蝎子。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潮人”,在历史上收获了不少“铁粉”。

逛完三苏祠,周东来到了与之一墙之隔的眉州东坡酒楼。在这里,酒楼的大师傅在线教大家烹饪东坡肘子,网友们直呼“口水不止”。

东坡肘子让网友“看饿了”

开锅盖,刘大厨小火慢炖三个小时的猪肘已经准备妥当,关键的步骤是炒料。东坡肘子的调料非常丰富,相传苏轼做官的时候并不富裕,乡里乡亲会送很多调料和一个肘子,他就把所有调料烹饪在一起,口味意外的好,成就了这一道美食。不过,在代代流传中,东坡肘子的口味不断改良,如今更符合当代人的品位。

镜头拉近,刘师傅开始炒料了,直播间变得更加热闹,“看饿了”的评论不绝于耳。当他捞出肘子、淋上料汁,撒上葱花点缀,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肘子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看得屏幕前的网友“口水横流”。

三苏祠

享四川人的“潮”生活

“潮派新四川”网络直播系列活动是阿来书房的又一品牌活动,邀请光合社主理人和网络主播,综合运用各种网络视听手段,探访成都、德阳、乐山、眉山四个代表性城市。活动通过潮“看”新文艺、潮“探”新文博、潮“鉴”新文物、潮“享”新美食四个不同主题,以新内容、新方式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展现四川潮流文化生活场景。

在11月6日的首站直播中,青年艺术家朱可染带领网友们在成都打卡了“阿来书房”“C画廊”“蓝顶艺术村”等文化艺术创意场所。本次直播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二站,观众与主持人周东一起游览了东坡故居、品尝了眉山美食。未来,“潮派新四川”网络直播还将在德阳打卡“三星堆”,解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在乐山打卡潮流美食,寻味“乐山乐水乐在其中”的四川味道。

除了“云游”直播,网友们还可以在直播间抢各地景区、美术馆优惠门票和限量文创。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在支付宝生活频道关注光合社账号,观看4场直播及回放,线上体验“潮派新四川”。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