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每日视讯:聚焦巴蜀画坛“风种”现象 这七位先生的画作正在四川美术馆展出 2023-04-27 21:09:05  来源:封面新闻

四川美术馆位于天府广场,是成都市中心的地标之一。若五一前来游玩的游客走进这里的一楼展厅,会在一处灰褐色的墙面上发现一句极美的话:风吹来的种子,时间让他们发芽。上书两个大字:风种。

展厅的“风种”墙面


【资料图】

这是正在四川美术馆展出的“借山——巴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风种’现象七人展”的展览现场。这七位画家分别是周抡园、孙竹篱、吴一峰、苏葆桢、李际科、岑学恭、吕林,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他们都不是巴蜀人,却都有过旅居巴蜀的经历。而这段经历,也都对这七位画家的风格、技巧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更进一步影响到巴蜀画坛,这就是巴蜀地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风种”现象。

观众们在展览现场

以“借山”为题

既是生命写照,也是哲学传统

记者了解到,2023年,四川美术馆自主策展品牌“披沙沥金——四川美术史专题研究系列展”将首个学术选题聚焦于巴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风种”现象,正是希望赋予今天的观众和研究者一个崭新的社会学视角——毫无疑问,二十世纪画坛的“风种”现象所涵盖的绝不止于巴蜀地域和中国画领域,更不止于本次展览所讨论的七位先生,但他们以一生的艺术实践实实在在影响了二十世纪巴蜀中国画本土文脉的蜕变与传续,对这一群体纵向的史学梳理与横向的个案比对,亦为我们提供了七个可供观察的生命样本。

本次展览以“借山”为题,一方面是对七位先生长期旅居巴蜀、造玉沥金的生命写照,亦是中国画借笔墨之山,以修己身、以养浩气之哲学传统。他们选择了巴蜀,巴蜀也反馈给他们足够的美好——他们将自身的艺术生命彻底融入了二十世纪巴蜀中国画坛崭新的体系格局中,成为了二十世纪巴蜀中国画坛最为重要的基底与内涵。

旅居巴蜀的经历

影响七位画家的风格

1899年出生的河北人周抡园毕业于北平艺专,1937年避难入蜀后长期在成渝两地多校任教,其自编的教案丰富详实地阐述了中国画的内核价值和笔墨意味,并且积极实践用传统笔墨描绘新生事物,在个人的艺术线索中探索了传统山水画创作的现代方法。

1906年出生的河北人孙竹篱由民间跟师学艺奠定艺术功底,后又参加北京京华艺专函授学习,1937年随任职的东北大学避难入蜀后长期定居绵阳三台县,在任教多所中学的同时长期以诗入画探索中国画的意趣生机,形成了独具个人特点的花鸟画范式。

1907年出生的浙江平湖人吴一峰毕业于上海美专,1932年陪同其师黄宾虹入蜀后长期留居成都,他立志效仿徐霞客壮游中华,足迹遍布西南。与山水画传统画家不同,吴一峰长期坚持纪游写生、师法造化,最终以实景入画之风为画坛所称道。

1916年出生的江苏宿迁人苏葆桢1938年随任职中学迁入重庆并长期定居,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并在壁山创办私立健生艺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苏葆桢先后任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重庆画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花鸟画创作,尤以善画葡萄称著画坛。

1917年出生的安徽休宁人李际科,多次出川入川,终定居重庆,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任西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际科以格调清新的动物画、翎毛画为画坛称道,并以此对中国画院体一脉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实践。

1917年出生的呼和浩特市人岑学恭,在1939年步行入川跟随徐悲鸿、黄君璧诸先生,形成了扎实的造型技术和笔墨能力。1949年经历中国画创新洗礼和改革开放国际化融合后,岑学恭立足巴蜀练就了扎实的现代审美和写实功底,他画的三峡独具一格,深受人们喜爱,人们甚至送他雅号 “岑三峡”。

1920年出生的山西吉县人吕林1940年奔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深造,解放战争时期随军南下,先后参与创建西北军政大学美术系和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吕林将川渝汉画像砖的形式、语言与中国现代版画创作结合,逐渐建立独特的个人版画语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吕林的中国画逐渐受到公众关注,其标志性的熊猫系列尤获画坛认可。

吕林《熊猫》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