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走进文物修复一线、与专家赏析珍贵文物……看川博如何助力美好生活|国际博物馆日 2023-05-18 18:25:11  来源:封面新闻

“欢迎各位来到四川博物院的古代四川展厅,我们所在展厅的时间线是从魏灭蜀的公元263年至公元965年的时间,跨越了700多年的历史……”

专家正与观众赏析四川博物院典藏珍贵文物

5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迈进四川博物院的展厅,会发现这里有一场新的文物展览正在与观众见面。而走出展厅,朝典藏部鉴赏室、文保中心等场所移动,还能看到四川博物院在紧紧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策划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博文化类惠民活动。


【资料图】

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是如何的?大多时间待在库房的珍贵文物又是什么模样?唐五代时期四川的文物有哪些……在国际博物馆当天,这些问题都能在川博找到答案。

展览上新 340余件文物一览千年巴蜀风光

冉仁才唐墓青釉瓷器的首次集中亮相

造型精美的万佛寺石刻造像、颇具特色的冉仁才唐墓青釉瓷器、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国宝级文物玉大带、曾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的孟蜀石经……来到位于川博三楼的展厅中,就好似乘坐上了一辆“时光机”,得以看到蜀地700余年的光阴变迁。在这场重磅展览中,可以一览千年的巴蜀风光。

《古代四川——两晋至唐五代时期》现场

据悉,在国际博物馆当日,四川博物院常设新展《古代四川——两晋至唐五代时期》也正式开展,展览作为川博基本陈列“四川通史展”继远古时期、先秦时期、秦汉三国时期之后的第四部分,共展出340余件文物。

“此次展览,可以说有5个亮点。首先,在第一部分能看到万佛寺石刻造像一年半后再次亮相,这次我们把馆藏的所有精品佛头佛立像,都给观众展示了出来。还有冉仁才唐墓青釉瓷器的首次集中亮相。”四川博物院陈列展览部设计师朱中川这样说道。展览中,还有永陵出土文物的第一次大规模集结展出,川博院藏蜀石经的集结亮相。“和陵文物也在展览中首次亮相,和陵是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和妻子后唐福庆长公主的合葬墓,位于成都北郊磨盘山,墓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大唐福庆长公主墓志’。”

永陵出土的玉大带

漫步展厅中,很难不被这些精美的文物夺去目光。其中,永陵出土玉大带更是,据四川博物院讲解员刘刈说到,此带由七方銙、一方䤩尾、两节革带和一对银扣组成,䤩尾背面所刻铭文记载了玉大带火中幸存的故事。玉大带出土于棺床之上,可确认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遗体身佩之物。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展览,川博还在线上举行了“迎大运 游四川”探馆逛展特别导赏活动,讲解员带领观众走进古蜀两晋南北朝与隋唐五代的千秋文化,在博物馆里一览千年巴蜀的风光。此外,当天下午举行的《九天开出一成都:南北朝与唐五代时期的古都文化》讲座中,四川大学教授霍巍就细细讲解到文物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看完展览不过瘾,听一场讲座加深一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走进文物修复一线 看“文物医生”如何工作

文保中心的文物修复师正在工作中

“在工作中,我们总是穿着白大褂,所以我们也有一个别称,叫做‘文物医生’。”当脚步迈进川博的文保中心,这里似乎连时光都变得格外悠长。在书画修复室中,文物修复师正聚精会神地使用着手中的镊子,将书画作品揭去腹背纸,而不伤及画芯。目光一转,在瓷器修复室,正用小刷子清洗着玉碗上的泥土,很长时间都没有挪动身体。

作为川博在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之一,文保中心在这一日对公众开放,文博迷得以走进文物修复的一线,感受这些文博工作者们“在四川修文物”的故事。而在参观活动正式开始前,川博还为到场的观众准备了“小课堂”,在了解关于文物修复的基础知识后进入修复现场,观众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其中的不易。同时,活动还为观众提供现场讲解的服务,四川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一一道来背后的奥秘。

“以前大家来看的时候,文物修复师都在工作。我们发现这样似乎不利于跟观众朋友交流,于是今年专门安排了几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和公众交流,给他们答疑解惑。”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杨娟说道。而在现场,不少的观众也纷纷发问,更有人好奇学习什么专业可以成为文物修复师。“很多观众参加活动,一是因为喜欢,还有一些家长的孩子对这方面很感兴趣,通过跟工作人员实际交流的话,可以知道以后报考的方向。”

在了解文物修复的故事后,走进专门的鉴赏室,还能看到专家正在与观众一起赏析四川博物院典藏珍贵文物。据介绍,这些文物大多时间待在库房里,此次特地精选了四川地区出土画像砖和巴蜀青铜器供广大市民近距离鉴赏,让观众更加直观和生动地了解先民独特的审美情趣,更好地熟悉中华历史和中华文化。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