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文化 >
当前短讯!岁时草木记⑮ | 属于七夕的那朵花,不是玫瑰竟是它 2022-08-03 22:46:52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转眼,又到七夕。尽管现在人们大都认为,七夕是属于浪漫爱情的节日,但作为一个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传统节日,七夕的含义远不止于此。七夕代表着女性对于智慧和勤劳品质的向往,也由此衍生出了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习俗。而在西南地区,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习俗,就是用凤仙花染指甲。

凤仙花(图源网络)


(相关资料图)

七夕节用凤仙花染指甲的习俗,在四川绵阳市盐亭地方志的《盐亭县志》中有记载:“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以凤仙花染指甲。”清代朱象贤在《闻见偶录》中也有记载:“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琥珀可爱。”将红色、玫红色的凤仙花碾碎,加上明矾后敷在指甲上,用叶子包起来,以棉线捆紧,包上四五个小时后取下。如此重复叠加,便可得到“天然美甲”。经过凤仙花染好的指甲红润明亮,时间久的,甚至可保持数月不褪。

在《红楼梦》第51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就有贾宝玉房中丫鬟晴雯使用凤仙花染指甲的描写。受了风寒的晴雯从幔中伸出手来,那胡大夫便看到“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此处的“金凤花”,根据注解便可知是“凤仙花”。这种“美甲”方法,自古就得到女子们的青睐。“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便能说明这种习俗的盛行。可惜的是,关于习俗源于何时,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古籍中写到是宋朝,也有人考证始于唐朝,众说纷纭。

凤仙花(图源网络)

凤仙花是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在7-10月期间都会开花。因为其花朵“头翅尾足俱具,翘然如凤状”,因此被称为凤仙花。除此之外,凤仙花还被称为“指甲花”,它的种子被称为“急性子”。被称为“指甲花”,自然是根据其用途命名。而“急性子”的得来,则是因为它传播种子的方式。

随着凤仙花的种子逐渐成熟,包裹着种子的宽纺锤形蒴果便会隆起,蓄势待发。待成熟后,黑褐色、圆球形的种子就会被“忽地”弹射出去,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因此便得了这个有趣的称呼,急性子。虽然看似“性格”不太靠谱,但是凤仙花种子在药性上却格外靠谱。凤仙花自古就被当作药材使用,种子和根均能入药。

《本草纲目》记载,急性子常作破血、消积、软坚之用,“噎食不下”“咽中骨哽”“牙齿欲取”的情况,都可以使用急性子。下厨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入数粒,使得肉质和骨头软烂得更快。但书中也有记载,虫、蜂、蝶均不靠近凤仙花,“恐亦不能无毒也”。因此,关于凤仙花的使用,还是谨慎为好。

在农村,不少家庭都会选择在门边、墙角种上几株凤仙花。一说是因为凤仙花微毒,这种毒性让蛇不敢靠近;一说是因为凤仙花有奇怪的味道,这种味道让蛇避之不及。加上凤仙花极好养活,开出的花朵也艳丽,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养上一些。

恽寿平所绘凤仙花 《花卉图册》 现藏于湖南博物院

虽然凤仙花现在已经普遍被认为是指甲花,但实际上,“指甲花”的正主另有其人。“蜀中奇才”李调元在山水游记《南越笔记》卷十三中就曾写到:“指甲花似木樨,细而正黄,多须,一花数出,甚香。粤女以其叶兼矾石少许染指甲,红艳夺目。唐诗‘弹筝乱落桃花片’谓此。一种金凤花,亦可染,名指甲桃。叶小如豆,花四瓣,层层相对。”由此可见,金凤花和指甲花并不为同一种植物。这种“似木樨”的植物,指的是可能原产于东非和东南亚的散沫花。

散沫花生长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花期在6月至10月,花有馥郁的香气。但与凤仙花不同的是,散沫花用作红色染料的部分,并不是花朵,而是叶子。花则用来提取香油,制作香膏,用于化妆品中。想必因为用途相似,花期又相近,才被混称为“指甲花”。

无论是凤仙花还是散沫花,都体现了古代女子们对于美的追求。正是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造就了体现女性勤劳与智慧的七夕节。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